生态工程中自然生物膜对富营养水质的适应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36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吴永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力,陈虹,陆国兴,颜蓉,冯彦房,李天玲
关键词:
分子多样性富营养自然生物膜次生代谢物形态结构
结项摘要

现有研究表明生态工程对净化富营养污水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其中的自然生物膜在去除营养物质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生物膜是如何适应这种富营养水质侵扰进而降低污水营养水平的科学问题至今尚未解答。为了解答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生态工程中原位富集与培育的自然生物膜为研究对象,在不考虑生物膜内部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生物膜视作为一个整体的情况下(因为将生物膜视作整体更具生态学意义),在建立微宇宙可控制研究装置的基础上,利用TEM、SEM、Biolog,PLFA, GC/MC、Phyto-PAM等分析技术,重点研究自然生物膜形态结构以及次生代谢物对富营养水质的适应过程;并利用PCR技术,研究生物膜分子多样性和遗传特性对过量营养侵扰的适应过程。研究结果将合理、充分地从本质上解释以上提出的科学问题,同时为提高生态工程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快速培育自然生物膜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为了避免单一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干扰,以自然生物膜为微生物聚集体建立微宇宙可控制研究装置,利用TEM、SEM、Biolog, PLFA, GC/MC、Phyto-PAM 等分析技术,重点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形态结构对富营养水质的适应过程;并利用PCR技术,研究生物膜分子多样性和遗传特性对过量营养侵扰的适应过程。.监测结果表明,低温生物反应器对于污水COD去除率随着时间而增加,驯化培养7个月后基本稳定在71.80%,常温生物反应器的去除率始终高于85%。当温度低于40℃时,低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始终高于常温微生物,且最适温度下的酶活较常温高了27.5%。BIOLOG和PCR-DGGE的结果表明,在低温和常温下,经过低温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对于碳源利用的能力明显高于未经过低温驯化培养的微生物,但二者对于六类碳源的优先利用顺序基本一致,依次为氨基酸、多聚物、羧酸、糖类、酚酸、胺类。同时,低温和常温反应器中均存在多种微生物,以温度为主要区分因素,常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多于低温。.将自然生物膜引入面源污水的处理中,深入探讨自然生物膜对面源污水中磷的去除过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48小时内,不论无机磷还是有机磷面源污水,自然生物膜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磷浓度,在初始浓度不超过13mg P L-1时,最大去除率可高达100%。然而,随着磷浓度的不断增大,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去除率不断降低,超过一定的磷浓度(无机磷40 mg P L-1和有机磷浓度30 mg P L-1),自然生物膜便不能正常生长,对磷的去除能力急剧降低。进一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NaN3处理后的自然生物膜对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去除率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去除在适应期主要是依靠吸附过程。.同时,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表明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吸附是具有物理性质的自发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初期的外部传递(0-4 h), 中期的粒子内部扩散 (4-16 h), 以及后期的平衡饱和阶段(16-48 h)。高浓度氮磷水体侵扰27 天时,其对生物膜微生物总量影响不大,但是影响了群结构变化。不同氮磷比处理下,生物膜磷脂脂肪酸(PLFA)总含量随着侵扰时间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且后期下降至较低水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吴永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30070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0008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239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7815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7304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6900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型底栖动物在富营养湖泊中的生态功能研究

批准号:3047034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熊邦喜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淡水蚌类对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中幼鱼暴发负面效应的控制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7108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宽意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富营养湖泊中蓝藻对枝角类生殖转化及休眠卵形成与萌发影响的生态学机理

批准号:3107038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邓道贵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富营养条件下滨海湿地植物养分保存机制的适应性研究

批准号:3157040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韦莉莉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