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恢复模式与环境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90502006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邵明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5
结题年份:2009
起止时间:2006-01-01 - 200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世清,王全九,黄占斌,李裕元,李毅,文斌,霍竹,朱元骏,郑纪勇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效应植被恢复模式黄土高原定量评水蚀风蚀交错带
结项摘要

以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为主要研究区域,以黄土高原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点、坡面以及小流域三个尺度上土壤性质、植被组成、小气候变化以及小流域水文过程等的动态监测,利用先进精密的分析与观测仪器深入研究坡地水分转化、植物吸水机理等科学问题,研究不同模式下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建立紫花苜蓿、沙柳以及柠条三种主要植物的根系吸水模型,建立坡面物质迁移的数学模型以及小流域水文与物质迁移的数学模型,在三个尺度上提出植被恢复生态效应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有望在尺度转化上取得新的进展。本项目是国家"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国家下一步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可以促进多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邵明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871039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115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3085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97.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9102501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047906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879026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37106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918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102012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自然梯度下生源要素循环特征

批准号:4080111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魏孝荣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风蚀规律的Be-7示踪研究

批准号:414013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加琼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特性对环境管理的响应

批准号:4120125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益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水蚀风蚀交错带斑块镶嵌植被格局形成与侵蚀响应

批准号:4137128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武高林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