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通过海气界面交换使海洋酸化,从而使造礁珊瑚钙化率减小;同时全球升温对珊瑚的生长产生影响而导致其钙化作用发生变化。但这些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可靠的珊瑚钙化记录证实。我们对海南岛东岸造礁珊瑚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珊瑚生长率在升高、密度在增大而钙化率变化则较复杂,初步认为除了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和升温外,复杂的近岸海洋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珊瑚生长均有较大影响。本项目拟在南海西沙和南沙海域采集珊瑚样品,测量其骨骼密度、生长率、钙化率和氧碳同位素,研究这些参数在近几十年的变化对全球海洋酸化和升温的响应,区分和估算海洋酸化和升温对珊瑚钙化和生长影响的各自贡献,为客观地评价人类活动以何种方式和机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南海不同海区珊瑚钙化和生长提供其实测记录。从而试图以南海造礁珊瑚记录为切入点,着眼于"海洋酸化与钙化"这一全球性的科学问题,有望对中国海洋科学增加新的亮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全新世适宜期南海北部造礁珊瑚钙化及海洋碳循环意义研究
南海造礁珊瑚对海洋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源汇过程的指示作用研究
利用造礁珊瑚重建中全新世南海北部高分辨率气候演变记录的研究
全球变化背景下西沙珊瑚礁区碳循环及其对海洋酸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