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结焦/结渣一直是困扰流化床燃烧/气化装置运行可靠性的难题,其本质是热熔融引起的、表面具有粘熔特性的粘性颗粒的流化问题。本项目由此提出热粘熔颗粒自团聚流化的新思路,即:在高温颗粒表面具有熔融粘性的情况下,通过对流化参数、流化床结构等优化实现可控自团聚;结合风选排渣保证团聚大颗粒及时分离,实现热粘熔颗粒的平稳流化。.项目在研究颗粒热粘熔特性基础上,采用具有低温粘熔特性的模拟物,在半热态试验台上,考察颗粒间相互作用,研究颗粒特性、操作参数、流化床结构等对团聚的影响,借鉴流化造粒理论,探讨可控自团聚机理;在粘性颗粒流态化理论指导下,考察可控团聚下的颗粒流化特性,结合风选排渣,通过优化,探索实现平稳流化的方法;结合离散单元法(DEM)模拟,建立热粘熔颗粒自团聚流化条件和控制策略。最后,采用生物质和低灰熔点煤为燃料,在热态试验台上进行验证,获得热粘熔颗粒自团聚流化的规律。
高温结焦/结渣一直是困扰流化床燃烧/气化装置运行可靠性的难题,其本质是热熔融引起的、表面具有粘熔特性的粘性颗粒的流化问题。本课题由此提出热粘熔颗粒自团聚流化的新思路,即:在高温颗粒表面具有熔融粘性的情况下,通过对流化参数、流化床结构等优化实现可控自团聚;结合风选排渣保证团聚大颗粒及时分离,实现热粘熔颗粒的平稳流化。. 课题在热显微镜、差热分析研究颗粒热粘熔特性基础上,采用具有低温粘熔特性的模拟物(聚乙烯颗粒),在半热态流化床试验台上,使用CCD摄像、PIV测定、取样等方法,考察了气泡、颗粒的运动,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研究操作参数、颗粒特性、流化床结构等对流化、团聚的影响,探讨了可控自团聚机理;结合风选排渣,通过优化,探索了防止失流态化、实现平稳流化的方法。结合离散单元法(DEM)模拟,考察了粘性颗粒流化、热粘熔颗粒自团聚规律,并与实验做了对比。最后,采用低灰熔点生物质(秸秆)和煤为燃料,在热态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燃烧试验,对自团聚流化、可控团聚进行了验证,为该成果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课题通过研究,建立了一套热粘熔颗粒自团聚流化预测模型,获得粘性颗粒流化、热粘熔颗粒自团聚及可控团聚规律,对流化床设计、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纳米颗粒团聚流化的微观机理和模型研究
快速流化床颗粒团聚机制及数理模型研究
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团聚物对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影响的CFD研究
热毛细效应诱导金属纳米颗粒定向团聚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