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类活动影响,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了近岸水体生态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本项目主要从溶解无机氮的角度探讨人类活动对近岸水环境的影响。重点选取烟台近岸作为研究的典型案例,在现场开展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下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和离岸不同距离代表性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变化的研究,在实验室开展代表性大型海藻的培养实验对其生长参数、对氮营养盐添加的响应状况和对不同溶解无机氮(硝酸盐和氨氮)的分馏作用进行研究。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评估烟台近岸不同区域人类活动溶解无机氮的输入情况、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及其在海区的扩散过程和范围,分析烟台近岸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分布的种间和区间差异性特征及其导致因素,尝试挑选研究区域合适的指示性大型海藻并探讨其对烟台近岸长期和短期溶解无机氮来源的现场指示作用。
近岸氮营养盐来源的研究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氮营养盐输入,缓解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的为通过研究烟台潮间带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下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结合室内培养实验,给出烟台潮间带溶解无机氮(DIN)的主要来源和选取氮营养盐来源的指示藻种。 项目成果如下:. 对烟台潮间带芝罘岛、月亮湾、渔人码头和养马岛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烟台潮间带主要DIN的来源为生活排污(月亮湾、渔人码头和养马岛)和农业化肥(芝罘岛),其中月亮湾和渔人码头受生活污水DIN输入的影响比较明显,养马岛DIN浓度虽然呈现相对低值,污水排放仍为海区氮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四个采样点DIN来源的时间变化并不明显,但月亮湾和渔人码头来源于生活污水的DIN在2012年高于2011年,呈现增加趋势。. 现场大型海藻δ15N的种间差异性比较和实验室藻体对硝酸盐和氨氮的吸收动力学和同位素分馏实验研究表明,绿藻(如孔石莼、浒苔、肠浒苔、礁膜等)相对于红藻和褐藻更适于迅速指示海区DIN的来源,且在吸收氨氮的过程中分馏作用不明显,可作为烟台潮间带氮营养盐来源的指示种。现场肠浒苔δ15N的值高于其他绿藻,且高浓度硝酸盐环境中(>50μM),肠浒苔的分馏作用明显弱于孔石莼和浒苔,表明肠浒苔是短期DIN来源的最佳指示种。.鼠尾藻和海黍子为尖端分裂生长模式,对氮同位素的分馏作用不明显,可通过分析不同生长部位的δ15N值结合生长速率,对水体DIN来源的变动作长时间追踪。. 本项目部分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海洋通报》等国内外期刊,其他成果正在发表中。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为烟台潮间带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有效地参考资料和理论基础,该研究作为典型案例,可为我国其他近岸水体和潮间带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珠江口近岸海域无机氮的来源与输送途径研究
青岛近岸大气气溶胶和雨水中溶解有机氮的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
基于印迹纳米纤维的DGT技术原位连续采集环渤海近岸海水中的无机氮
大型海藻对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适应性响应与反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