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红耳龟听力可塑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6060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汪继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傅丽容,肖繁荣,王同亮,翟晓飞,刘秋成,陈一帆,陶星宇
关键词:
行为可塑性脊椎动物声音通讯
结项摘要

Auditory plasticity is an animal’s adaptive physical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i. Research on auditory plasticity 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animals receive and process voice signals. Turtles are the oldest group among living reptiles. Most people mistake them as long-living dumb and deaf animals. However, the red-eared slider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is listed as one of the one hundred most threatening species by the IUCN 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and powerful physiological tolerance; this makes it a good model for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In this project, we aim to study its auditory plasticity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breeding seasons, and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t morphologic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ormonal levels. The results thus obtained will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is ancient animal’s auditory system’s adap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acoustic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potentially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preventa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its invasion as well. These results can further be valuable in studies on maintaining or restoring health of human auditory systems.

听觉作为声音通讯的重要环节,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听力可塑性是动物对自身生理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响应。特殊类群听力可塑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听觉系统的进化。龟类是现生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大多数人仍然误认为龟类是长寿的“哑巴”,甚至“聋子”,个体间不能进行声音通讯。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物种之一,其分布范围广,生理耐受性强,是开展生理生态学研究的较好材料。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形态结构、电生理、激素水平三个层次对红耳龟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繁殖状态、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听力可塑性及其调控机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对理解该古老动物类群听觉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为防控该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依据,同时为研究动物声音通讯的进化提供资料,对人类听力保持和恢复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

项目摘要

听觉作为声音通讯的重要环节,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听力可塑性是动物对自身生理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响应。特殊类群听力可塑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听觉系统的进化。龟类是现生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大多数人仍然误认为龟类是长寿的“哑巴”,甚至“聋子”,个体间不能进行声音通讯。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物种之一,其分布范围广,生理耐受性强,是开展生理生态学研究的较好材料。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形态结构、电生理、激素水平三个层次对红耳龟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繁殖状态、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听力可塑性及其调控机制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红耳龟听力存在两性异形,且与鼓膜大小无关。不同年龄的红耳龟对不同频率段声音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不同发育阶段的红耳龟对高频声音的敏感性存在性别差异,雌性红耳龟1年龄后听力仍继续发育,而雄性红耳龟1年龄时听力发育完善。听力的季节可塑性伴随听觉季节功能的变化,促进了红耳龟的繁殖,揭示了红耳龟听觉在不同繁殖状态下较强的适应性。性激素对不同繁殖状态下的红耳龟听力可塑性无明显调节作用。温度显著影响了红耳龟的听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30℃),随着温度升高,红耳龟听力的敏感性增强,表明红耳龟的听觉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做出适应性的响应,并体现了热倾向性。当环境温度较高(40℃)时,红耳龟对中低频率(0.5–0.8 kHz)声音信号的敏感性下降,对高频率(1.0–1.3 kHz)的敏感性增加,体现了听觉在应对高温时的独特性。结果表明:红耳龟的听力在应对自身生理和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可塑性,这有利于红耳龟根据环境变化通过的改变听力敏感性,增加了听觉功能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对理解该古老动物类群听觉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动物声音通讯的进化提供资料,对人类听力保持和恢复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3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4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外部规制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影响——以苹果种植户为例

外部规制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影响——以苹果种植户为例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8.02.17
发表时间:2018

汪继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26051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巴西红耳龟血液系统特殊的抗缺氧机理研究

批准号:312712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印大中
学科分类:C11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数字PCR的红耳龟环境DNA动态监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批准号:3190123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董姗姗
学科分类:C03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表观遗传因子Kdm6b在红耳龟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96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葛楚天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盐度胁迫对红耳龟AMPK通路及其相关脂肪代谢机制的影响

批准号:3176011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洪美玲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