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侵袭转移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肿瘤干细胞(CSCs)学说认为CSCs是肿瘤转移的种子细胞,而肿瘤转移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已被充分证实。那么,CSCs与EMT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新近研究表明,CSCs具有异质性,只有部分CSCs具有侵袭转移特性,而另有研究发现,在结肠癌侵袭前缘发生EMT而获得迁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大多具有干细胞特性,因而产生了CSCs与EMT 相关联的"迁移性肿瘤干细胞"新概念。我们前期工作发现,胃癌干细胞中存在高侵袭性细胞亚群,且具间质细胞表型,故我们推测部分胃癌干细胞可发生EMT而成为迁移性胃癌干细胞,从而在胃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拟用成球培养、流式分选、侵袭实验、免疫荧光、RNAi等方法技术,以培养细胞、淋巴道转移移植瘤、组织芯片等为实验材料,研究证实该假设,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为胃癌转移机制提供新的解释,并为CSCs和EMT之间的直接联系提供新的证据。
侵袭转移是胃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之一,但其机制不甚明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学说认为CSCs是肿瘤转移的“种子”细胞,但CSCs存在异质性,只有部分CSCs具有侵袭转移能力。本项目推测,具有侵袭转移能力的CSCs与上皮-间质转化(EMT)表型有关,发生EMT的CSCs获得侵袭转移能力而成为 “迁移性肿瘤干细胞”,胃癌的侵袭转移是由迁移性肿瘤干细胞实现的。本项目综合使用人体标本和临床资料、动物模型和培养细胞,采用成球培养、流式分选、侵袭实验、免疫荧光、RNAi、免疫组化等方法技术,这一假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重要成果:(1)建立起分离/富集胃癌干细胞的成球培养法,并分离/富集了胃癌干细胞;(2)证明了胃癌干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特性并具有EMT表型(3)为阐明迁移性肿瘤干细胞具有普遍意义,用ALDH1作为标志物分离获得食管癌干细胞,并证明食管癌干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特性并具有EMT表型;(4)探讨了转录因子Snail在胃癌干细胞EMT表型形成中的作用;(5)已发表SCI论文2篇(Cancer Letters. 2011 1;310(1):46-52; Modern Pathology. 2013 Nov 8, Epub ahead of print),有关转录因子Snail等在胃癌干细胞EMT表型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正在完善和总结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ECRG4在胃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特性在乙酰肝素酶促进胃癌侵袭、血管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胃癌腹膜转移中肿瘤转移干细胞的捕获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肌切蛋白(Scinderin)调控胃癌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