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条件及大田生产条件下,从华北地区主要种植方式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种植体系出发,以冬小麦节水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模拟大田土壤、灌水模拟降雨的方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冬小麦节水栽培模式下的土壤性状变化特征,对后茬夏玉米季不同降雨年型下氮运移的影响,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揭示冬小麦节水栽培后茬夏玉米季氮在土体中的运移规律,探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阐明冬小麦节水栽培模式在协调周年水分利用,抑制夏玉米季氮向深层土壤移动/损失中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对于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为主要种植方式的华北地区来讲,对同时实现该地区水(降水)、氮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减轻施肥对环境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磷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收与根氮含量的关系及水、氮运移模拟
高产夏玉米农田系统氮运移模拟模型与氮高效利用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体系土壤硝态氮的周年变异与利用特性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氮水耦合对氮素流向和籽粒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