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作用机理与测试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710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张希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永卫,刘红兵,王书平,原青云,杨洁,王乔南,周星
关键词:
测试技术作用机理亚纳秒前沿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结项摘要

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元件领域,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测试标准或规范,可供参考的两个方法也不能满足准确测试、评价防护器件抗亚纳秒级电磁脉冲的性能。本项目研究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作用机理,特别对基于可控硅和可复位聚合物等技术的典型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失效原因和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能够表征防护器件抗静电放电等亚纳秒级电磁脉冲能力的电气特征参数;研究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性能测试技术与检测方法,为准确评估防护器件对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的适用性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研究途径;对防护器件的设计和优化,对推动亚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结构和技术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该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外尚无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测试标准与规范的现状,分析了典型快沿电磁脉冲的时域、频域特性,结合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防护机理与特性,确定了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防护性能参数,成功研制了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防护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典型防护器件在亚纳秒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响应规律,提出了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快沿电磁脉冲时域响应预测模型,开展了典型电磁脉冲防护器件失效机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等单位采用;发表学术论文26篇,被SCI、EI收录14篇。依托该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出版教材1部。.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准确测试与评估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研究途径和测试手段,为制定相关测试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张希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纳秒脉冲宽谱微波器件技术研究

批准号:6127110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谢鸿全
学科分类:F0122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纳秒亚纳秒脉冲下电极覆盖短气(油)隙放电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7703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郑殿春
学科分类:E07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稳定性1.3微米亚纳秒级脉冲激光特性研究

批准号:6160525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刚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峰值功率亚纳秒级单锁模脉冲激光特性研究

批准号:612051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佳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