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赋存一氧化碳解吸动力学及扩散规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40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郭立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福生,刘永新,常文杰,韩秀丽,王月红,肖藏岩,武建国,朱令起
关键词:
动力学一氧化碳扩散自然发火煤层
结项摘要

采用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煤矿安全学、动力学和两相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现场测试和计算机虚拟模拟等方法,研究煤层的地质构造对赋存一氧化碳的影响,分析一氧化碳在煤层中扩散与煤质、煤岩组分、微观结构的关系,并根据一氧化碳在煤层中的解吸、扩散、渗透运移机理,建立一氧化碳在煤层中扩散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赋存一氧化碳在井下煤层采掘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利用煤自然发火模拟装置,计算煤自然发火期,分析在低温条件释放一氧化碳的规律,并分析煤质、煤岩组分、微观结构与煤自燃氧化生成一氧化碳的关系;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来确定一氧化碳在煤层中的扩散运移来源,进而提高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的准确性。

项目摘要

近年来,煤层中赋存一氧化碳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其赋存原因、吸附-解吸及运移机理等动力学问题还少有研究。本课题组为了系统的对煤层中的一氧化碳气体进行研究,从全国各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煤样,采用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煤矿安全学、动力学和两相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煤样进行吸附-解吸、扩散实验以及煤质分析、煤岩分析、孔隙分布、渗透性等系列的实验研究,有目的性的从地质因素、吸附及扩散模型、微观结构对煤吸附、解吸CO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综合分析,通过课题组各成员的努力取得了如下成果:. 首先对开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从地质构造方面研究了煤层中CO来源问题,为下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了煤样吸附CH4,O2,CO气体,发现煤吸附CO的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压力与吸附量之间采用D-R方程描述,较BET方和Langmuir方程更适合作为研究煤对CO吸附的模型;CO在煤层中的扩散主要为过渡型扩散,扩散速率与中孔及过渡孔呈正向关系,而与微孔、总内比表面积、孔隙率呈负向关系,与大孔关系不明显,同时,扩散量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少。. 通过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吸附CO前后煤的官能团变化,发现前后煤样中基团种类发生了变化,这说明CO与煤中物质发生反应;同时,煤中羟基、含氧官能团与煤对CO吸附关系密切,而高波数脂肪烃和低波数芳香烃与吸附量间关系不明显;低阶煤和高阶煤与CO赋存关系不一致,低阶煤对CO的吸附量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惰质组、壳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高阶煤对CO吸附量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惰质组、壳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即煤样吸附CO能力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中等变质程度煤样吸附CO能力最强,继而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发现CO超标现象的煤矿的煤质相符;低阶煤CO吸附量与煤孔隙间关系不明显,而高阶煤中过渡孔和微孔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煤对CO的吸附;确定煤样在低温条件下自燃氧化生成一氧化碳的规律。. 为了提高发生CO超标现象矿井对预测预报自然发火的准确性,对开滦东欢坨的煤样进行了低温氧化实验,分析了CO的生成规律,为完善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体系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是对矿山安全学科的补充,而且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4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18.09.008
发表时间:2018
5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DOI:DOI: 10.3969/j.issn.1007-2861.2013.07.039
发表时间:2014

郭立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87401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408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7408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4403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煤层赋存一氧化碳吸附-解吸及运移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5084403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郭立稳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煤层气解吸动力学特征及解吸行为研究

批准号:4067210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遂安
学科分类:D02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煤层赋存一氧化碳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批准号:5047408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郭立稳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可控波振提高煤层瓦斯解吸、扩散及(视)渗透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5077410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宏图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