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中继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算法设计以及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20120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方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绍强,王公仆,王苗,曹建飞,刘秋妍,刘杨
关键词:
网络编码多向中继MIMO中继
结项摘要

Network coding, which was inven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has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multiple areas. So far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coding in two-way relaying and multi-way relaying has focused on symmetric transmissions. However, there usually exist multiple users transmitting simultaneously in an asymmetric manner in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is case, the network coding design is not clear. In this project, the network coding design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a general multi-way relaying model consisting of both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transmissions. We aim to establish a general multi-way relaying model, which realizes both manners of transmission.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capacity of this channel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inspire the network coding design and evaluate the proposed transmission schemes. Then we us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fairness as the objectives, and consider practical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transmit power.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ll be formulated by joint design of network coding, relaying schemes, MIMO schemes, power allocation, and multi-user scheduling, etc. The methodology of joint design of multiple techniques will be proposed to seek the global optima of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network coding design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will be proposed in the general multi-way relaying model. This project aims to enrich network coding theory and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network cod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网络编码作为本世纪新兴技术,已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双向和多向中继网络编码的研究主要针对用户对称传输的问题,而实际通信系统普遍存在多用户同时进行非对称传输的情况,该情况下网络编码设计尚不明确。本课题拟研究兼容对称和非对称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算法设计。首先建立兼容两种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多向中继信道容量,作为后续设计基于网络编码传输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有效性评估手段。然后以传输有效性和公平性等为优化目标,以实际系统中发射功率上限等为约束,建立网络编码、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功率分配以及多用户调度等关键技术的联合优化模型,从全局最优化的角度提出多技术联合设计机制,探索兼容对称和非对称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算法以及有效的传输方案设计。本课题将为丰富网络编码理论提供思路,为网络编码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项目摘要

网络编码作为本世纪新兴技术,已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双向和多向中继通信作为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典型应用场景,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针对目前多向中继通信的通用性及实用性问题,研究了兼容对称和非对称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算法设计及其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了兼容两种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模型,有效实现了任意业务需求的数学表述;在该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多向中继信道容量,提出了单数据轨道和双数据轨道的严格容量自由度;提出了最小均方误差和最大传输速率两个准则的等效机制,利用中继预编码和用户接收滤波的联合优化,采用迭代算法,设计了有效的多向中继方案;提出了迫零准则下最大传输速率的闭合表达式,降低了上述迭代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和最大总体速率的分布式中继方案,并能够应用于蜂窝中继系统,提升现有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蜂窝网络中通用的多双向中继结构,设计了多天线中继及多基站、多用户的收发信机结构,通过有效的功率分配获得近似最优的吞吐量性能;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单向、双向中继的吞吐量性能,表明双向中继在某些特殊场景下性能不及单向中继通信,基于该结论,提出一种单向、双向中继混合设计方案,该混合方案可以有效根据所需传输场景设计合理方案。本项目建立了网络编码、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功率分配以及多用户调度等关键技术的联合优化模型,从全局最优化的角度提出多技术联合设计机制,提出了兼容对称和非对称传输的通用多向中继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算法以及有效的传输方案设计。本课题为丰富网络编码理论提供思路,为网络编码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王方刚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57103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网络编码在MIMO多向中继信道中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批准号:614712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袁晓军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通用多天线多向中继网络的极限性能分析及预编码设计

批准号:614013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睿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批准号:6107111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绿溪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无线中继网络的联合网络-信道编码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6107206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颖
学科分类:F010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