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童年创伤抑郁症炎症系统活性和情绪相关脑区影像特征及其关联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60118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00
负责人:陆邵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维佳,黄满丽,路静,胡健波,魏宁,许委娟,商德胜,来建波,潘奋
关键词:
童年创伤炎症系统抑郁症脑结构和功能情绪相关脑区
结项摘要

The current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childhood trauma is a great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on with childhood trauma may be treated as a functional subtype of depression with uniqu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biological alterations. However, to date,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 with childhood trauma remains confusing.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e present study intends to eluci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lammation system and brain imaging of emotion-related regions through comparisons of plasma levels of main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L-1β、IL-2、IL-6、IL-17、TNF-α、INF-γ),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IL-4、IL-10), C 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in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with or without childhood trauma. In particular,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s of inflammation activity with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motion-related brain regions in depression patients reporting childhood trauma. Simultaneously, combined these findings with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also tries to detect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markers in relation to depression patients reporting childhood trauma. The present study expect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vealing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depression with childhood trauma, and finally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experiencing childhood trauma.

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童年创伤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显著危险因素,而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功能亚型,拥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改变。尽管如此,目前有关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比较伴与不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中主要促炎因子(IL-1β、IL-2、IL-6、IL-17、TNF-α、INF-γ)、抗炎因子(IL-4、IL-10)、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相关脑区磁共振数据,来分别阐明其炎症系统功能活性和情绪相关脑区影像学特征。尤其是澄清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炎症系统活性和情绪相关脑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受试者主要的人口学和临床表现特征,尝试寻找与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标记。本研究期望为伴童年创伤抑郁症发病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提供证据,并最终为这类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童年创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应激事件,会显著地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目前已成为了一个全球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而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功能亚型,拥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改变。因此本项目主要从炎症系统功能以及脑结构和脑功能的角度,探讨伴童年创伤抑郁症发病的潜在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大学生人群中童年创伤的发生率为18.6%,伴童年创伤的健康人存在更多的抑郁、焦虑情绪、歪曲认知和人格缺陷,同时他们的社会支持也更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童年创伤与个体成年后脑功能的改变有关,特别是默认网络相关脑区的内在功能异常和功能连接异常。同时发现,在伴童年创伤的受试者中静息态默认网络相关脑区功能异常以及功能连接异常与执行功能的异常相关。脑结构磁共振研究则发现,不论抑郁症诊断,伴童年创伤的个体均出现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灰质体积的减小,这提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灰质体积的减少可能与童年创伤有关,而非抑郁症所致,可能代表了这些个体对抑郁症易感的生物学特征。炎症系统的功能研究则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血浆白介素-1和白介素-6水平显著升高,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血浆中上述两种促炎因子的水平升高更为显著,在健康受试者中儿童期创伤也可引起IL-1水平的升高。同时将IL-1水平与患者脑结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外周血IL-1水平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体积呈负相关,与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静息态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呈负相关。本项目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童年创伤可导致个体炎症系统、脑结构和脑功能出现异常,并且在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中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与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伴童年创伤的抑郁症发病可能与炎症性的脑损伤相关,童年创伤作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陆邵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精神创伤相关的抑郁症HPA轴功能与相关脑区磁共振特征研究

批准号:8117128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凌江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躯体化障碍情绪相关脑区的功能网络及脑代谢特征研究

批准号:8130115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亮
学科分类:H10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脑影像和机器学习的首发分裂症伴后发抑郁症状患者早期定性诊断指标体系研究

批准号:818710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禚传君
学科分类:H1005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伴混合特征的抑郁和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研究

批准号:8190136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瑞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