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亚高山带地表环境对气候变化敏感,但不同环境要素响应气候变化具有差异性。太白山是我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高峰,是研究高山-亚高山环境响应东亚季风动态的理想场所。本项目拟对太白山高山-亚高山带的多个湖泊的沉积物进行系统取样分析,并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壤、植被和表土花粉的调查和分析,重建整个全新世太白山高山-亚高山环境变化,拟对其中近3000年以来的环境状况提高分辨率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本研究,深入认识太白山高山-亚高山环境变化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及其与东亚季风动态的关系,全新世太白山高山-亚高山带不同环境要素演化过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全新世关键时期(中全新世大暖期、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太白山高山-亚高山环境的特点及重要气候变化事件在太白山高山-亚高山环境中的反映。通过本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提供依据。
这一项目拟重建太白山高海拔地段(>3000 m a.s.l.)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并探讨其与东亚季风动态的关系。.太白山(3767 m a.s.l.)是秦岭主峰,也是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最高峰。在太白山高海拔地段,存在若干由冰川侵蚀形成的洼地,其中一些积水形成高山或亚高山湖泊或沼泽。.在四个湖泊和沼泽中取得沉积物柱芯,在这些湖、沼的流域中取得表土、土壤剖面和岩屑样品,并在太白山北坡670-3754 m和南坡689-3700 m范围内对表土取样。对取得的沉积物样品做了AMS14C测年、粒度、矿物磁性、TOC和C/N、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和孢粉分析,并对取得的土壤和岩屑样品做了矿物磁性、TOC、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和孢粉分析。对这些分析结果做了解译,推估了太白山高海拔地段近6000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在约5100 cal. yr BP,气候-环境仍然相对暖湿;在5100-3800 cal. yr BP,气候-环境极为冷干,这一阶段可能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最终结束的标志,并可能包括了全新世事件3或与之相当;在3800-700 cal. yr BP,气候-环境状况虽有波动,但总体上温暖湿润;在其中的1300-700 cal. yr BP,气候-环境最为暖湿,其可能与中世纪暖期相当;在700-500 cal. yr BP,气候-环境又转冷干,其或与小冰期相当。在500 cal. yr BP以后,气候-环境再趋暖湿。这些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它一些地点的变化颇为相似。从时间上看,太白山高海拔地段冷干变化或对局地景观对区域冷干变化的响应与发生在现代气候-环境较为寒冷的地点的变化更为接近,这表明较为寒冷的局地初始状态可能影响当地景观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还表明,太白山高海拔地段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在千年尺度上,这些变化的主周期为1427 a或1452 a。5410 cal. yr BP以来存在8次显著的冷暖交替震荡;在百年尺度上,存在着以492 或467 a为周期的次一级变化,且整体上经历了近似10次的短期冷暖波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全新世东亚季风变化及其降水同位素特征
中国全新世植被与环境演变
长江中游亚高山泥炭地全新世摇蚊记录与古水位及pH定量重建
秦岭亚高山林线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