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分离筛选到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简称DHA)高产菌株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合成DHA不依赖于碳链延长与脱氢反应,存在与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不同的DHA 生物合成途径,而呈现类似海洋细菌通过多聚酮基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 简称PKS)所催化的二十碳五烯酸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表达序列标签文库,采用RT-PCR/RACE,克隆表达PKS 途径中关键的酮酰合成酶、酮酰还原酶、丙二酰转移酶、脱水/异构酶以及烯酰基还原酶,并进一步利用基因敲除与超表达技术,阐述裂殖壶菌通过PKS途径合成DHA 的分子新机制。本项目的研究成功,可为代谢调控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 以及转基因技术生产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破囊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物合成路径及代谢网络的研究
海洋破囊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生物合成相关碳链延长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裂殖壶菌利用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途径合成二十碳五烯酸代谢机制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抗血栓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