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草质藤本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能覆盖他种植物致死并改变本地原生物群落,是我国十大入侵种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害草。多年定期监测群落改造发现,乡土树种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对薇甘菊有耐受和遏制作用,但机理不明。本项目依托深圳内伶仃岛20hm2样地及珠海推广样地,设计了树型结构和野外实地化感作用等研究新方法。通过测定幌伞枫各龄级叶对同化产物积累的贡献及模拟改变幌伞枫的树型结构,探讨幌伞枫耐受及排斥薇甘菊缠绕的机理;通过野外实地实验确定有效遏制薇甘菊生长的幌伞枫林最小种植面积;通过对幌伞枫化学物质分离和鉴定、化感物质的产生部位和释放途径及降解过程的研究,揭示幌伞枫的遏制作用。本项目揭示的机理,有望成为建立用乡土生物种防治外来入侵种的理论基础,突破依赖引进外来天敌治理外来入侵种的常规,开创用乡土树种恢复和重建受入侵种危害的群落的新局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克隆整合影响薇甘菊入侵能力的作用机制
滇西外来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跨境入侵机制与扩散动态
氮沉降对薇甘菊在人工幼林中的入侵及其化感作用机制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叶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结构修饰及其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