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基水平研究超大孔道介导的蛋白质吸附和结构变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616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郝冬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永东,周炜清,李娟,赵希,杜晓南
关键词:
超大孔微球孔结构蛋白质去折叠氢氘交换核磁
结项摘要

超大孔微球介质是药用蛋白大规模分离纯化最具潜力的新型层析介质之一,目前其研究大多停留在成孔工艺创新和操作通量等的考察上,而对孔结构介导的蛋白失活规律研究则尚未开展。本项目以超大孔微球为模型,通过设计氢氘交换核磁共振及层析行为相联合的新型表征路线,突破以往仅能从色谱峰型推断蛋白失活机理或离线检测蛋白不可逆失活等局限,从残基水平上深入研究微球孔结构(孔道大小、孔道表面亲疏水性、荷电性)介导的蛋白质微观去折叠机理及宏观保留行为,以此为指导对超大孔微球孔道、配基密度和类型进行调控,将其发展为新型抗失活的反相、疏水和离子交换介质。本项目所获规律不但为超大孔微球同时也为其他新型结构介质的孔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超大孔道是蛋白大分子分离纯化最具潜力的新型层析介质性能之一,目前其研究大多停留在成孔工艺创新和操作通量等的考察上,孔结构介导的蛋白失活规律研究尚未开展。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以各种多孔微球为模型,通过设计氢氘交换核磁共振、石英晶体微天平、分子模拟及层析行为等多尺度技术相联合的新型表征路线,突破以往仅能从色谱峰型推断蛋白失活机理或离线检测蛋白不可逆失活等局限,从残基水平上深入研究了微球孔道结构(包括孔径和配基密度等)介导的蛋白质微观去折叠机理及宏观保留行为,以此为指导对超大孔微球孔道、配基密度和蛋白类型等进行调控,所获规律不但为超大孔微球并且对于其他材料的孔结构设计都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非线性接触刚度的铰接/锁紧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基于非线性接触刚度的铰接/锁紧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DOI:10.19447/j.cnki.11-1773/v.2021.06.005
发表时间:2021

郝冬霞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67627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残基特异性力场的蛋白质结构从头预测

批准号:2157300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蒋帆
学科分类:B0302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历史

批准号:1077302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曹新伍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双孔道超大孔分离介质的新制备法:结构和表面性能控制

批准号:2080404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周炜清
学科分类:B05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生物材料表面吸附蛋白质对细胞粘附和生长的介导机理研究

批准号:3127101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吕晓迎
学科分类:C10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