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作为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森林生产力,也日益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样地调查法、通量观测法、模型预测法和遥感估计法对于各种尺度上的森林生产力研究不断涌现,然而这些研究反映的是森林生产力 .最近几十年来的现状,无法从较长时间背景下探讨森林生产力的波动特征。.树木年轮记录了树木年际生长量的可靠信息,是反演森林生产力历史的有用信息源。本项目利用川西米亚罗地区不同海拔带的岷江冷杉林树木年轮材料,以期重建过去数百年来冷杉林生产力波动历史,进而明确冷杉林生产力年际波动的限制性气候条件及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为促进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提高该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针对原有申请的设计,在四川米亚罗夹壁沟选择岷江冷杉林分布典型地段为研究区,通过3年的野外调查、实验以及采样分析,构建了沿海拔梯度的树轮年表,并建立相应的森林生产力回归模型,最终反演了该地区森林生产力波动历史并阐明了驱动该地区森林生产力的主要气候要素。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拔梯度树轮年表的年际波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BIOME-BGC模型模拟的森林NPP数据均有较好的吻合效果(r=0.506-0.608, p<0.01),所构建森林NPP重建模型解释方差量较高(25.6-35.7%)并通过质量检验;沿海拔梯度森林NPP重建序列波动特征一致,最终平均化的重建序列反演了研究区242年的森林生长力波动历史,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在历史背景下,20世纪下半叶森林生长出现明显的抑制时期;与气象数据相关分析发现,冬季(12月)、夏季(7月)和秋季(9-10月)具有明显的控制性影响,而降雨不是控制该地区森林生产力年际波动气候因子;20世纪后半期,研究区出现的明显低温时期是该地区森林NPP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岷江流域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排放通量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基于有机孔和生物成因硅优选页岩气富集高产层段的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川西与台湾山地树木年轮气候学分析的对比研究
玛纳斯绿洲农业植被总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优化植被指数的草本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河西走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人为影响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