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酸探针协同传感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90177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黄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兽药残留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核酸探针电化学生物传感
结项摘要

The residues of quinolones antibiotics in food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major issue of food safety due to the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However, the existing methods, with the shortcomings of low sensitivity, poor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r being time-consuming, fail to meet the high standard demands for the detection of quinolones residues in food. This project is planned to develop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quinolones residues by constructing 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interface, establishing recognition-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ly designed synergistic sensing mode of nucleic acid probes, meanwhile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synergistic sensing and regulating mechanism for key detection parameters, further optimize and improve detection performances including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sensing rat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enhancement effect of synergistic sensing of nucleic acid probes, achieve rapid,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quinolones residues, and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detection methods in complex food samples, hoping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and help for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control of antibiotic residues.

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然而,现有检测方法由于存在灵敏度不够高、抗干扰能力差或耗时长等缺陷,难以满足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高标准检测需求。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拟以电化学技术为检测手段,通过创新核酸探针协同传感方式构建电化学传感界面、确立识别转换方案和信号放大策略,从而建立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电化学检测体系,同时深入研究核酸探针协同传感效率及其对关键检测参数的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其对灵敏度、特异性、传感速度等检测性能的协同增益效应,进而优化和提升关键检测性能,实现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并提高检测方法在复杂食品样本中的适用性,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和抗生素残留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项目摘要

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研究开发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对于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高标准检测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实现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本项目针对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所面临的问题,以电化学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探索新型核酸探针协同传感方式,进而建立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高效检测新方法。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结合食品安全学最新研究进展和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为研究对象,从核酸探针设计、协同作用方式探索、协同传感策略构建等方面着手开展电化学检测研究,通过创新核酸探针协同传感方式构建电化学传感界面、确立识别转换方案和信号放大策略,探讨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信号放大输出过程中各因素对关键检测参数的影响,充分发挥核酸探针对灵敏度、特异性、传感速度等关键检测性能的协同增益效应,在此基础上优化检测方案设计以及相关实验步骤和条件,进而提升检测性能。所建立的电化学检测体系对目标喹诺酮类抗生素表现出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及较低的检测限,检测体系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5%,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测定干扰物质产生的信号远远低于靶标抗生素,显示出较好的选择性。此外,检测体系测定实际食品样本中目标抗生素的回收率在90%~115%之间,表明所建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复杂体系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和应用潜能。本项目基于核酸探针协同传感构建了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体系,并提高了检测方法在复杂食品样本中的适用性,有望为食品安全检测研究和抗生素残留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黄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60813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176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90710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070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27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氟喹诺酮类残留的可视化成像快速检测研究

批准号:8126043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危丽俊
学科分类:H3008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磁性分子印迹材料在食品中喹诺酮类多残留检测的研究

批准号:3134000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安丽娟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血糖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313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郑智慧
学科分类:H35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纳米材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批准号:2057500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王伦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