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甲基萘醌的肠道菌群共生机制及对糖尿病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729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曾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汪菲,孙菁,李凡,张永,马聪,相田园,高向阳
关键词:
糖尿病肠道菌群共生甲基萘醌
结项摘要

The intestinal flora is the main synthesizer and provider of menaquinones (MK), and M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mbiosis of bacteria groups. Our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intestinal flora co-constitutes MK production chain, and the reduction or deletion of MK key symbiotic genes will cause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further affect the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is study, the vitro study, animal model and human studies will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bacteria symbiosis and glucose metabolism on basis of MK at the genetic level, and also to explore how vitamin K regulating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intestinal flora symbiosi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evidence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ecision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through MK (vitamin K2) -the intestinal flora-Diabetes.

糖尿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是肠道菌群生态失衡。肠道细菌大部分是以共生形式存在,共生对菌群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共生的机制,人们一直知之甚少,也因此缺乏精准的干预。最近有研究发现甲基萘醌(维生素K2)可促进肠道细菌的生长,也有临床报道维生素K可改善糖尿病,二者之间是否有深层机制的关联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肠道菌群是甲基萘醌的主要合成者和提供者,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内部的不同细菌间共同组成MK合成链,肠道菌群中MK关键共生基因的减少或者缺失,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衡相关,并且可能是影响血糖代谢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体外研究、体内研究和人群研究,在宏基因组和代谢网络层面,阐明基于MK的肠道菌群共生机制,验证“甲基萘醌(维生素K2)-肠道微生态-糖尿病”轴向调控,为糖尿病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参考。

项目摘要

糖尿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是肠道菌群生态失衡,共生对菌群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共生的机制一直知之甚少。有研究发现维生素K2,即甲基萘醌(MK)可促进肠道细菌的生长,也有临床报道维生素K可改善糖尿病。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我们提出假设:维生素K2关键共生基因的减少或缺失,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衡相关,并且可能是影响血糖代谢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拟通过体外研究、体内研究和人群研究,在宏基因组和代谢网络层面,阐明基于MK的肠道菌群共生机制,验证“甲基萘醌(维生素K2)-肠道微生态-糖尿病”调控。在项目支持下,开展体外共生实验,发现在厌氧条件下混合培养缺乏完整MK合成通路的△menA-CFP和△menB-RFP菌,能够弥补其自身的MK呼吸链途径的不足从而促进细菌生长,证实肠道体外菌株通过MK共生网络协同共生。线虫体内共生实验中,发现共生组菌在线虫体内的定殖/生长数量显著高于基因缺陷菌株组,证实两种MK合成基因缺陷菌株能够在宿主体内协同共生。在横断面人群研究中(n=1000),发现MK关键共生基因的减少破坏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并与菌群组成显著相关。MK丰度高的人群,其菌群多样性显著优于丰度低组;当一些关键基因如menA,menB,menF等丰度较低时,整个MK合成途径的基因丰度降低,个体中依赖MK途径的菌群丰度,如拟杆菌门丰度也随MK出现急剧下降。MK合成基因共生网络受损也与血糖代谢异常相关,2型糖尿病人群MK基因丰度较健康人群减低,一些MK基因高丰度组的特征菌(如Prevotella菌)的丰度下降与血糖代谢异常相关。项目还进行了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干预研究(n=40),发现维生素K2干预可以显著改善T2DM 人群空腹血糖(d=-0.7mmol/L,P=0.01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d=-0.5%,P=0.001),并提高了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揭示维生素K2是重要的肠道菌群益生因子并对血糖代谢产生有益作用,有望为T2DM干预提供辅助方法。项目执行期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第一标注论文2篇,此外2篇在投稿状态。获得专利1项,发布1项行业标准,组织国家级学术会议4次,培养博士生1人,硕士生1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3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4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5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191070
发表时间:2020

曾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7418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86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80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278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165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258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853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6403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073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59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8010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衰老过程中肠道共生菌群对固有免疫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7090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潘磊
学科分类:C08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285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贺媛
学科分类:H3003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肠道菌群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阿克曼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共生作用对肠道炎症癌症的影响

批准号:3190010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国鑫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妊娠期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关系及宿主-肠道菌群共代谢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353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谭红专
学科分类:H30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