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题组研制的稻叶气孔性状观测新方法对典型粳稻植株的气孔分布规律和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气孔密度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用CL—301PS型光合仪测定单叶光合速率,研究水分亏缺对稻叶气孔性状和净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叶表面上的气孔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在剑叶表面,气孔均匀而规则地纵向在叶脉间排列成若干行,并与叶脉方向一致,分布连续而稳定。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气孔密度亦不同,一般是典型籼稻的气孔密度最大。灿×粳偏籼型品种次之,典型粳稻最小。气孔大小一般比较稳定,平均长度约为23.9μm,宽度为19.4μm。主脉和叶鞘上亦有气孔分布。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单叶面积明显缩小,导致气孔密度增大,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水稻温敏转绿突变体osv15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葡萄叶片气孔的生态生理学研究
水稻气孔高效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意义研究
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光合生理和叶片结构特性研究
水稻源库流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动态变化的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