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肿瘤细胞选择性和细胞毒性的溶瘤病毒在临床中表现出的安全性和疗效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重视。本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利用肿瘤细胞特异的转录调控因子来控制病毒复制的新策略,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溶瘤腺病毒。为提高疗效,本课题组又提出了在溶瘤病毒中携带治疗基因的新思路,先后完成了2个溶瘤病毒的临床研究并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然而,目前正在研发的溶瘤病毒中,仍没有涉及到如何通过解决在肿瘤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负调节问题而提高抗肿瘤活性的相关研究。本项目将利用溶瘤腺病毒同时表达GM-CSF和消除免疫反应负调节蛋白CTLA-4的中和抗体,将溶瘤病毒的溶瘤效应、GM-CSF的促免疫效应和CTLA-4抗体的清除抑制免疫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肿瘤生物治疗效果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同时,本研究将回答肿瘤微环境中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消长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等肿瘤免疫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经过课题组成员3年的研究,完成了该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并获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Gene Therapy杂志上,这篇SCI论文的通讯作者为课题负责人,并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本课题构建了由E2F-1启动子控制的重组溶瘤腺病毒SKL001和SKL002,这两种病毒分别携带小鼠gm-csf和anti-ctla4基因序列。这两种病毒能够特异在人源肿瘤细胞和部分鼠源肿瘤细胞中进行复制,并表达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GM-CSF和anti-CTLA4抗体,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作用,展现出良好的肿瘤特异性和安全性。在体内A549和B16F10皮下移植瘤模型中,SKL001和SKL002表现出了良好的溶瘤作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在A549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SKL001和SKL002抑瘤率分别达到80%和72%(p<0.05),在B16F10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SKL001和SKL002抑瘤率均达到75%(p<0.05);在CMT.64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未经基因修饰的SKL003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4.29%(p<0.05); SKL001和SKL002的抑瘤作用要高于SKL003,与对照组相比,抑瘤率分别达到70%(p<0.05)和80%(p<0.05),表现出了溶瘤病毒与GM-CSF或anti-CTLA4的协同作用,当SKL001和SKL002联合使用时,与对照组相比,SKL001和SKL002联合治疗的抑瘤率高达95.7%(p<0.05),发挥更突出的多效协同效应,即溶瘤病毒、GM-CSF和anti-CTLA4三者之间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本课题研究表明了SKL001和SKL002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以溶瘤病毒为载体的肿瘤疫苗能够诱发多种抗肿瘤机制的协同作用,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衣壳蛋白基因修饰型溶瘤腺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设计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的新型炭疽疫苗设计
新型双级脑靶向溶瘤腺病毒载体设计及其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研究
以鸡痘病毒为载体的狂犬病重组疫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