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储层沥青既是石油发生运移、聚集的证据,更是原油发生次生变化的结果。不同成因的储层沥青反映油气经历了不同的次生变化,因此储层沥青的深入研究能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高热演化地区的油气经历了不同演化阶段,其各种次生变化均可导致沥青沉淀在储集层中。.本项目以高热演化地区的固体储层沥青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先进实验技术,把二者有机结合,建立一套识别储层沥青成因的有效方法;同时,以选定的研究区为例,在弄清构造发展史和生烃演化史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原油-沥青-天然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成藏的角度对储层沥青进行系统、全面研究,弄清研究区的油气充注与成藏史,以及不同成因储层沥青对储层分异的影响,准确预测"沥青封堵带"与油气分布规律,提供可靠的勘探目标。
储层沥青在高演化地区十分普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高演化地区油气成藏研究。为此,本项目从成藏的角度对高演化地区的固体储层沥青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是:.1)对高演化地区固体储层沥青建立了一套分类方案,利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套能识别高演化地区固体储层沥青成因的有效方法。.2)利用储层中可溶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和岩石薄片中固体沥青的岩石学特征,建立了识别高演化地区的气层、含气层和致密层的地球化学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在选定的研究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同时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对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期次、油气的保存与破坏进行了系统研究,重建了该区的古油藏充注史和现今气藏的充注史。.3)利用储层中可溶沥青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和固体储层沥青的岩石学特征,对高演化地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古油藏的储层的分异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不同时期的油气占据不同的储集空间,高演化地区的沥青沉淀具有继承性,其储层孔隙系统也有继承性,但同时又有迁移性。对于古油藏而言,边部常常是各种沥青沉淀聚集的地方,未遭受生物降解的原古构造顶部或生物降解部位以下古构造的高部位既能保持聚油期的部分孔隙系统、又有发展新孔隙系统的有利条件,是现今气层聚集的最有利部位,应为勘探的最有利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热裂解成因固体沥青的形成与演化
塔东南坳陷侏罗系固体沥青成因及其成藏意义
固体沥青对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测井响应的定量评价
储层焦沥青的过成熟有机质热演化标尺及构造-热事件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