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极濒危动物务川臭蛙的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60627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赵彦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学英,李东平,郑翔,杨蕾,王宏阳
关键词:
务川臭蛙极危系统发生遗传多样性谱系地理学
结项摘要

Odorrana wuchuanensis is China's unique rare amphibians living in the cave karst region, the number of them are very rare, and it is one of eight most endangered amphibians in china, so it was assessed by the group of IUCN experts as CR grade (most dangerous species). It is also called for protect immediate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tected areas by experts. But Odorrana wuchuanensis was seldom studied since which was found and named by expert of our school in 1983. At present,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Odorrana wuchuanensis.We will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Odorrana wuchuanensis from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we will obtain DNA sequences from every samples of Odorrana wuchuanensis in every place of all the distribution area within populations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resources, then we will use Cytb、COI、D-loop and partially fragments of nuclear ITS-1 、RAG1 gene sequences and microsatellite variation to reconstruc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Odorrana wuchuanensis, then phylogenetic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were combined to reprodu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ssociation to infer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mong local populations, so we expect find a method to pretect this rare spe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tic diversity.

务川臭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喀斯特洞穴蛙类,其数量极其稀少,是中国最濒危的8种两栖类中的一员,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组评定为CR级(极危物种),它同时也是两栖类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的物种。务川臭蛙自1983年被我校专家发现并命名以来,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甚少,目前开展务川臭蛙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课题组拟对务川臭蛙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已有标本和采集的务川臭蛙分布区内不同种群的不同个体的样本,提取DNA,获得线粒体基因序列(Cytb、COI、D-loop区序列)和核基因序列(ITS-1、RAG1)以及微卫星位点变异,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来重建务川臭蛙种下的系统发生关系,再把系统发生与地理分布相结合,从而再现其空间分布的关联性,推断各个种群之间的进化历史,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探寻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方法。

项目摘要

务川臭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喀斯特洞穴蛙类,其数量极其稀少,是中国最濒危的8种两栖类中的一员,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组评定为CR级(极危物种),它同时也是两栖类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的物种。务川臭蛙自1983年被我校专家发现并命名以来,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甚少,目前开展务川臭蛙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课题组拟对务川臭蛙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已有标本和采集的务川臭蛙分布区内不同种群的不同个体的样本提取DNA,获得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来重建务川臭蛙种下的系统发生关系,再把系统发生与地理分布相结合,从而再现其空间分布的关联性,推断各个种群之间的进化历史,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探寻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方法。. 本项目基本查清了务川臭蛙的分布范围和现存的野外种群的数量,新发现务川臭蛙分布点3个,测量了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3只臭蛙标本的形态数据,对采集到的五个分布区的务川臭蛙标本进行了全线粒体基因测序并且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同时开展了与务川臭蛙同域分布的一些动物的相关实验。本研究为务川臭蛙种群分布范围和目前生存数量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务川臭蛙栖息地的保护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赵彦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地理隔离下臭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结构

批准号:3146020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国盛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云南小狭口蛙系统地理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130187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栋儒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隆肛蛙和太行隆肛蛙的谱系地理及其重叠分布格局

批准号:3107190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江建平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昭觉林蛙系统地理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14019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炜帏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