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地层大气O3 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38 nl l-1上升到目前的50 nl l-1,超过了敏感作物受害O3阀值的25%,估计到2100年O3 浓度将上升到80 nl l-1。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未来O3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等将发生哪些变化?这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项目利用中科院和日本环境厅资助的在扬州市小纪镇建成的世界第一个水稻/小麦O3-FACE研究平台,以籼稻、粳稻、杂交稻为供试品种,设计比现大气O3浓度高50%的FACE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探索未来高O3浓度条件下减少水稻产量损失的技术途径。O3-FACE平台与气室或开顶式气室相比,没有任何隔离设施,气体可以自由流通,生态环境条件与自然农田基本相同,研究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可更准确地评估未来大气O3浓度升高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高浓度煤粉火焰中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的影响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基于WSR反应器不同稀释介质条件下MILD燃烧分区特性研究
根际生物活性对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机理研究
拟南芥生长发育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梯度升高的响应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敏感型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绿化植物与大气间BVOCs交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