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捕食与传播对水青冈林更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4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9.00
负责人:周友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贤明,熊高明,赵玉杰,揭胜麟,罗璐
关键词:
水青冈更新动物捕食种子散布萌生
结项摘要

壳斗科水青冈属植物是北半球山地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我国是其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和现代分布中心。其林下实生苗少,实生更新差。虽已知动物是其种子捕食和散布者,但未见从该角度探究其更新机制和萌生出现的诱因。本研究拟在前期调查基础上,结合动物行为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两学科的研究团队背景开展交叉研究,以同域分布具萌生更新的米心水青冈和非萌生的巴山水青冈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染料法、同位素标记、定期监测和全程摄像技术,从动物对种子的捕食与散布角度分析动物在水青冈更新中的潜在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究动物对种子的捕食压力和散布限制是否是诱导萌生出现的胁迫驱动因子。本研究从动植物关系角度探究水青冈的更新机制和萌生出现的诱因,这不仅在研究萌生更新产生的生态适应机制方面属新思路,且是我国水青冈更新研究的新内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动物在水青冈更新中的影响机制,揭示萌生更新的进化意义,为水青冈的科学管理与保护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壳斗科水青冈属植物是北半球山地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我国是其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和现代分布中心。其林下实生苗少,实生更新差。虽已知动物是其种子捕食和散布者,但未见从该角度探究其更新机制和萌生出现的诱因。本研究以同域分布具萌生更新的米心水青冈和非萌生的巴山水青冈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和室内,从动物对种子的捕食与散布角度分析动物在水青冈更新中的潜在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究动物对种子的捕食压力和散布限制是否是诱导萌生出现的胁迫驱动因子。通过三年系统研究,我们发现巴山水青冈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米心水青冈,而巴山水青冈的种子明显小于米心水青冈;米心水青冈种子扩散前的被捕食率明显高于巴山水青冈,而扩散后的捕食率则相反;米心水青冈被埋藏和移动的几率明显大于巴山水青冈;在传播距离上,米心水青冈的传播距离更远。这些结果支持了我们最初的实验预期和假说,表明啮齿动物的捕食和传播影响着米心水青冈萌生更新的出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5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藏狐捕食作用对棘球绦虫在野生动物中传播机制的影响

批准号:3107194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正寰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水青冈林自然更新关键生态过程及微环境影响机制

批准号:3077039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汪正祥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遗传标记研究水青冈对动物捕食和传播限制的生态适应机制

批准号:3147049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友兵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昆虫种子捕食对同域壳斗科植物自然更新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3077037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肖治术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