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行为生态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97701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0.50
负责人:蒋志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1997
结题年份:2000
起止时间:1998-01-01 - 200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岩,朱申武,周志军
关键词:
行为野生动物濒危物种
结项摘要

我们研究了中国特有动物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结构 、食物选择、活动规律、聚群行为以及生境选择与生境适合度。发现普氏原羚数量下降。鸟鸟种群濒临绝灭。湖东--克图种群、元者种群,面临着生境丧失和偷猎。普氏原羚取食豆科、禾本科、莎草科、菊科植物。我们记录了404群2748只普氏原羚。普氏原羚存在着明显的同性聚群现象。本项目填补了有关普氏原羚和知识空白,促进了普氏原羚的保护,促进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2050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中将普氏原羚列为国家10大重点保护动物之一。本项目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获得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项目主持人在项目执行期间培养了一名博士后、两名博士研究生。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3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4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DOI:10.13292/j.1000-4890.202105.001
发表时间:2021

蒋志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普氏原羚对环境硒胁迫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4167104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申小云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布哈河上游地区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与藏原羚的竞争、共存与种间生态行为隔离机制

批准号:3067026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蒋志刚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人类景观中普氏原羚的种群空间格局与结构

批准号:3107046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蒋志刚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自然和人为胁迫下普氏原羚种群动态调节机理研究

批准号:3157228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石建斌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