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期疫苗能从源头控制疟原虫的感染和防止疟疾的复发,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红外期疫苗问世,这与现有红外期疫苗不能有效活化疟原虫特异性CD8+T细胞和促进记忆性T细胞的扩增和分化有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LR9激动剂CpG与红外期主要保护性抗原CSP偶联物CpG-CSP能诱导小鼠产生完全保护性免疫,只能持续3个月左右。鉴于TLR4与TLR9激动剂能协同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活化,并能诱导记忆性CD8+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DC靶向能进一步增强CD8+T细胞的活化。因此,本项目利用脂质体制备技术,构建能协同活化TLR4和TLR9受体并靶向DC的疟疾脂质体疫苗,观察能否促进Th1极化和CD8+T细胞的活化以及记忆性CD8+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小鼠产生持久的抗子孢子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这不但有望设计出有效的红外期疟疾疫苗,而且可为其他旨在诱导CD8+T细胞的病毒和肿瘤疫苗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设计有效的红外期疟疾亚单位疫苗一直疟疾疫苗研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利用热休克蛋白gp96能促使其结合蛋白交叉递呈到MHCⅠ,并活化CD8+ T细胞的优点,与红外期主要保护性抗原CSP的全长序列进行重组,成功构建了疟疾红外期核酸疫苗pFLAG CMV8 gp96NTD-CSP,结果发现其不但能活化CSP特异的CD8+T细胞,而且能诱导CSP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并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抗野生子孢子攻击的保护性免疫。另外,本项目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成功构建了伯氏疟原虫遗传减毒子孢子,可为今后深入探讨红外期疫苗保护性免疫机制奠定基础,为设计有效的红外期亚单位疫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通用型DC靶向脂质体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
靶向溶瘤、化疗和体内DC疫苗多策略综合脂质体抗肿瘤药效机理研究
纳米细菌纤维素制备含有细菌佐剂并具有体内DC疫苗特性的疟疾疫苗
具有体内DC疫苗特性的新型基因工程减毒全虫疟疾疫苗抗疟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