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西藏罗布萨铬铁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铁矿为靶区,以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的方式,对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豆荚状铬铁矿属地幔成因,其与超基性岩的不一致重熔及构造演化有关。当温度高于1000℃时,超基性岩中的单斜辉石开始熔融,其中所含的铬开始析出,并在其后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在特定部位聚集成矿。与此同时,单斜辉石的成份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钙的含量降低,矿物类型向斜方辉石方向转化,这一结果印证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该类铬铁矿地幔成因的有关理论,也解释了铬铁矿化的出现与单斜辉石的消失相关这一现象,为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提供了实验资料,对完善该类矿床的成矿理论进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地铁曲线接收段盾构近距离斜穿既有车站施工风险控制———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下穿既有1号线广西大学站为例
100MN液压锻造机预紧组合式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Inconel625 高温合金J-C 本构建模
阿曼蛇绿岩铬铁矿成因的超显微构造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岩石构造变形中金的成矿条件与限变的实验研究
有限变形理论与构造变形分析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