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辅助发光分析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508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吕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苏颖颖,张立春,胡静,刘睿,宋红杰,席毛洋,邓灏,周琴
关键词:
场辅助化学发光纳米材料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在合成并筛选纳米敏感半导体材料基础上,构建场辅助的催化发光分析系统,探索外加场源,如微波等离子体、磁场(电场)以及激光光源等在纳米材料表面上对分子催化发光反应的诱导(催化)及其能量传递机制,提出新的分子识别原理,并建立基于微波等离子体、磁场(电场)以及红外激光光源等辅助的对有毒有害污染物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识别新方法。

项目摘要

近年来,随着“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新颖的纳米材料合成以及目标分子在其表面的各种化学反应机制的探究。本项目围绕目标分子在纳米材料表面与外加场源辅助作用的发光分析方法研究,涉及纳米材料界面、催化、分子识别等热点问题。我们在合成并筛选纳米敏感材料基础上,探索了外加热辐射,DBD等离子体、光源等在纳米材料表面上对分子在材料表面发光反应的诱导(催化)及其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加热辐射作用下,挥发性卤代烃类可发生催化分解,进而引发化学发光。在DBD等离子体作用下,挥发性卤代烃类受催化及激发作用下,亦可产生强烈发光现象。UV-LED光源在一定介质条件下,能良好催化汞的化学蒸汽产生。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新方法。通过探索在外加场源作用下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机制研究,对纳米科学、表面化学以及化学发光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5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20

吕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场致发光机理的电子结构分析

批准号:19174035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徐叙容
学科分类:A2207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微纳发光材料的宽场远场纳米显微方法研究

批准号:516722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青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粉末直流场致发光材料的交流场致发光现象的研究

批准号:68876206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周连祥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5.3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拓扑量子场的分析方法

批准号:19401002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王正栋
学科分类:A0110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