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古植物学、地球化学、植物生理学和环境变化等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运用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深入分析云南保山地区晚第三纪植物化石角质层构造,进行化石植物叶片气孔密度测量和d13C分析,获取青藏高原东南缘上第三系连续层位中被子植物化石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碳同位素组成;揭示地史时期植物与环境的生理联系,将大量化石植物叶片变成颇有价值的古环境数据库分子,使植物化石角质层在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变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开展化石与现生植物角质层生物特征和化学特征的类比研究,查明化石角质层在成岩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了解地史时期植物演化对环境及其大气CO2浓度的重要影响,提取青藏高原强烈上升时期保存在植物化石记录中的环境信息,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云南腾冲和梁河地区新近纪植物化石与古环境变化
云南剑川地区晚第三纪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的定量研究
云南文山晚中新世植物群及其环境演变与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相关性
云南晚中新世小龙潭组先锋植物群及其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