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亚铁在磷地球化学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309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0.00
负责人:李清曼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波兰,杨小杰,高素娟,鲍少攀,陆其聪,顾森,郭静,李洁
关键词:
亚铁地球化学湖泊沉积物
结项摘要

Using our developed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ferrous iron phosphorus (FIP),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P in sediments of lakes will be investigated. Based on extraction of FIP, the fractionation of sediment P will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association of FIP to other P fractions evaluated. Then, the machanism for ferrous iron to react with phosphate will be researche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kind and composition of products and effect of environment factors using stimulation experiments.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results,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FIP in sediments to sediment environments will be investigated using model substances. The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l P release an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measurements of internal pollution.

本项目通过建立亚铁磷提取方法,以不同还原性湖泊沉积物为实验材料,研究沉积物中亚铁磷相的空间分布、与其它磷组分的关系,发展以亚铁磷为中心的还原性沉积物磷分级程序;模拟研究亚铁同无机磷反应的产物、组成与沉积物环境的关系,表征亚铁磷相形成机理;根据亚铁磷相组成,研究不同亚铁磷相的沉积物环境变化应答,阐明亚铁磷相在沉积物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对揭示内源磷释放机理和指导内源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项目摘要

亚铁(Fe(II))是沉积物中最为丰富的阳离子,来源于铁氧化物的还原。Fe(II))与无机磷反应形成蓝铁矿(Vivianite),是沉积物磷的重要赋存形式。多年来,由于缺乏实用的研究方法,Fe(II)-P 常被归并于其它形态的磷(钙磷和铁磷)中,从而导致人们对沉积物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不够完整。. 项目通过建立亚铁磷提取方法,以不同还原性湖泊沉积物为实验材料,研究沉积物中亚铁磷的空间分布,与其它磷组分的关系,发展以亚铁磷为中心的还原性沉积物磷分级程序;模拟研究亚铁同无机磷反应的产物,组成与沉积物环境的关系,表征亚铁磷形成机理;根据沉积物组成,研究亚铁磷的沉积物环境变化应答,阐明亚铁磷在沉积物环境中的稳定性。.项目通过借鉴成熟的磷形态分级方法,提出了利用Fe(II)专一络合剂--联吡啶为Fe(II)-P的提取剂。通过优化提取条件,提出基于Fe(II)-P的完整磷分级程序和操作流程,将沉积物中的磷分成易交换态磷(labile exchangeable P)、亚铁磷 (Fe(II)-P)、三价铁磷 (Fe(III)-P)、钙磷 (Ca-P)和有机磷 (Or-P)。利用滇池和武汉东湖沉积物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将Fe(II)-P同其它形态的磷区分开来,适合嫌气沉积物的磷形态分级。.研究发现亚铁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形态,占总磷的20-50%,与总磷关系显著。亚铁磷通常在磷污染沉积物中含量较高,而在清洁沉积物中则较低;在表层沉积物中含量较高,而在底层沉积物中较低,是沉积物磷污染的指示磷形态。.亚铁磷与钙磷和三价铁磷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进入沉积物中磷在钙和三价铁氧化物作用下,吸附或沉淀于铁氧化物表面。随着铁氧化物的沉埋和微生物还原,部分钙磷和三价铁磷转化成亚铁磷。.亚铁磷氧化可生成类蓝铁矿的铁磷矿物,该矿物在还原条件下重新形成蓝铁矿。同时亚铁磷在强还原条件下(硫还原)可转化成硫化亚铁,促进亚铁磷溶解。.项目完成时已在Water Research发表论文1篇,在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投稿1篇,有力地推动了亚铁磷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DOI:10.18307/2020.0309
发表时间:2020
2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DOI:10.18307/2017.0108
发表时间:2017
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DOI:10.13671/j.hjkxxb.2017.0290
发表时间:2018
4

易悬浮和外源输入下原位覆盖对生物有效磷形成的影响

易悬浮和外源输入下原位覆盖对生物有效磷形成的影响

DOI:10.13671/j.hjkxxb.2019.0374
发表时间:2020
5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李清曼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87306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739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401029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沉积物界面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与磷循环

批准号:3067007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袁红莉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磷酸酶在东湖沉积物磷的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批准号:39170165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周易勇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沉积物有机磷地球化学与铁矿物转化的耦合机制

批准号:416031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钱毅光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东亚夏季风变迁在南海沉积物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批准号:40303016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刘连文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