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利用光镜和电镜手段对贺兰山东麓荒漠16科32种旱生超旱生灌木营养器官进行生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均形成与生境相适应的特点。它们多为半灌木性地上芽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很长,根/茎比率大;枝条灰色被毛,具棱,皮有剥落;叶片小而密,有些叶退化成刺具同化枝。结构方向特点为:①保护组织明显增强;②机械组织非常发达;③输导和贮水组织呈不同方式加强;④细胞液浓度提高;⑤与中生植物相比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明显缩小;⑥叶肉多分化为栅栏薄壁组织,海绵组织减少。该研究结果将为野生植物资源的清查、保护利用,为植物育种学,分类学、生态学等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解剖学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荒漠旱生小灌木劈裂生长的形态发生及适应机制
旱生灌木根土界面水分输移及养分吸收机理研究
旱生灌木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关联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晚霜冻预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