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河岸带植被-土壤复合系统截污留污效应与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90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建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三峡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文丽,张丽萍,卢斌,梅朋森,熊俊,张成虎
关键词:
植被土壤复合系统C稳定性同位素截留效应与机制N和P
结项摘要

香溪河河岸带污染物向水体输入已严重影响到香溪河的水环境,是湖北省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在调查香溪河河岸带本底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污染负荷年内和年际动态基础上,确定土壤污染负荷阈值;通过人为构建具有截污减污效应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植被-土壤复合系统(修建径流小区),研究不同坡度、不同植被组成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运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有机污染物、N、P在土壤、地表径流、植物(根、茎、叶)中的分布以及污染物的土壤截留过程、植被利用过程、根际微生物的降解过程、向水体迁移过程及其在水体中的传递过程,揭示河岸带植被-土壤复合系统载污留污及其降解污染物的机制;通过室内控制实验构建河岸带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并进行检验和敏感性分析,预测河岸带土壤污染负荷截留量与释放强度等,探讨河岸带污染物迁移、转化等行为对水体的影响与趋势。研究结果将为香溪河河岸带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随着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库区水位在坝前高程145 m至175 m之间变化,在库区干支流两岸将形成面积达348.93 km2的消落区。如此巨大的消落区及其上缘构成库区水环境与陆地环境间污染物缓冲系统,是库区水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消落区对陆地污染物的缓冲能力与截留效果,将直接影响库区水质安全和三峡大坝的正常运行。. 通过项目实施,1)初步查明了香溪河河岸带有机物、氮、磷等本底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周期性涨落状态下消落带污染负荷年内和年际间的动态变化特征;2)通过原始土样的P浸出实验、模拟水淹实验和清水换水实验,研究出消落区土壤P的释放和积累规律;在模拟耕作的情况下,消落区土壤P释放和吸附规律;3)现场修筑径流小区和生态实验车,通过人为添加污染物的方式研究不同坡度、不同植被组成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4)运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δ13C、δ15N)研究有机碳、N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贡献,在水生食物网中的传递过程;5)研究了P在土壤植物(根、茎、叶)中的分布以及从污染源向水体迁移过程;研究了土壤酶系统与土壤P含量及赋存形态的相关性;6)通过天然沸石的添加,研究出天然沸石对香溪河消落带土壤阴阳离子交换负荷的影响,探讨以人为方式来减少河岸向水体污染物迁移、沉降、转化等。本项目基本探明了河岸带植被-土壤复合系统载污留污及其降解污染物的机制。. 研究过程中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5篇,EI论文3篇,CSCD论文6篇;获得奖励3项;在投论文4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人次,4次报告;培养研究生9名,完成硕士论文6篇,3名在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4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5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王建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香溪河河岸带生态系统营养流动机制研究- -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批准号:3070009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建柱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香溪河河岸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对人为干扰响应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90019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文丽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太湖流域上游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反硝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726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田琳琳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复合型多功能生物质炭对土壤“降污增肥”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216070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飞跃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