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高热流密度对太阳能热电系统翘曲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60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明廷臻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邬田华,张全新,田中君,李富安,郑怀,毛章明
关键词:
发电效率热电装置太阳能翘曲接触热阻
结项摘要

太阳能热电发电装置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利用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但施加于集热表面的动态高热流密度容易使集热表面与热端基板之间产生翘曲现象,从而显著降低发电模块的总体性能,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基于此,本项目以太阳能热电发电装置在工程应用中的封装与可靠性问题为背景,研究两个主要科学问题:动态高热流密度对太阳能热电发电装置产生翘曲现象的影响机制;翘曲对热电模块接触热阻和发电效率的耦合影响机制与定量分析。建立热、电、热应力、流动与传热、变物性参数的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动态高热流密度、环境对太阳能热电装置翘曲的影响机理,建立翘曲、接触热阻和发电效率的耦合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阐述这一相互影响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开展产生翘曲的可靠性实验,比对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改进耦合数学模型,探索新的封装工艺和方法,为太阳能热电发电装置的封装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结合数学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探索了热端非均匀热流对热电模块发电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热电模块结构对模块内热应力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热端非均匀热流对热电模块热应力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热端非均匀温度分布热电模块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太阳能热电发电及菲涅尔透镜设计与分析。得到了改进热电模块发电效率和工作环境的方法,验证了热端温度分布对热电模块内应力分析的影响大小,比较分析了不同的菲涅尔透镜设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明廷臻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热流密度界面采用脉冲瞬态强化热电制冷效应的动态特性

批准号:512460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焕新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考虑翘曲效应的空间曲梁耦合振动研究

批准号:1140209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郝颖
学科分类:A08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早龄期固化翘曲对重载刚性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5090805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胡昌斌
学科分类:E08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临界热流密度物理机理实验理论研究

批准号:5130611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龚圣捷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