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自洽动力学模型:精确测量超大黑洞的质量及暗晕的质量分布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0730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沈俊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旭策,刘磊,余瑜
关键词:
暗晕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动力学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演化
结项摘要

M-σ关系是理解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的基石,但目前它的斜率和內禀弥散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轨道迭加的自洽动力学模型是目前同时测量黑洞和暗晕质量最成功的方法之一。我们将以此类模型为主要工具,结合更多高精度数据,来精确测量更多黑洞的质量,并研究影响黑洞质量测量的几种系统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在模型中包括暗晕后,可能得到更加准确的黑洞质量;由星系的倾角(inclination)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以及棒旋星系中的黑洞质量是否系统地偏低。我们的初步结果显示在考虑了系统因素后现有M-σ关系的高端可能需要显著地向上修正。.另外结合外围半径处球状星团和恒星的运动学数据,我们的动力学模型也可以同时给出暗晕的质量分布。我们将系统地与测量暗晕质量的其他独立方法比较(如发射X射线气体的方法),并检验宇宙学数值模拟的理论预言。

项目摘要

理解黑洞与星系共同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确定M-σ关系。本课题主要使用基于轨道迭加的动力学模型精确测量了典型大质量椭圆星系的黑洞质量以及它们之中暗晕的质量分布;研究了星系的倾角(inclination)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以及已经棒旋星系在的黑洞质量是否系统地偏低。我们的结果显示在考虑了系统因素后现有M-σ关系的高端可能需要显著地向上修正,这与最近一些国际同行的结果一致。M-σ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测量椭圆星系(或者漩涡星系中核球)的恒星速度弥散σ。我们银河系处在现有M-σ关系很靠下的位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银河系的核球是一个伪核球。我们的研究发现银河系的核球很可能是一个由盘自身的动力学不稳定产生的伪核球,而不是通常认为的经典核球。并且银河系的核球中存在一个奇特的X型结构。这些伪核球的研究都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类似银河系的星系系统地偏离M-σ关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沈俊太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77305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活动星系核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批准号:115730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彦荣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与超大质量黑洞研究

批准号:1066300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雄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共同生长与演化

批准号:1124300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薛永泉
学科分类:A140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利用暗晕占据分布模型研究星系的演化

批准号:1100303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姜春艳
学科分类:A14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