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中国对撞击构造进行地球物理探测研究。.以直径1.8 km的罗圈里撞击坑中心点为中心,布置两条互相垂直各3 km长、横穿撞击坑的近垂直地震反射剖面和一个覆盖整个撞击坑的由200台三分量数字地震仪组成的高分辨地震折射方阵,接收爆炸源产生的地震信号,探测深度为1 km。利用两条反射剖面得到的地震反射资料及方阵得到的断层面反射和绕射波走时资料确定撞击坑的底界面和环状断裂的产状,利用方阵得到的地震波走时和波形资料研究撞击坑三维速度结构、三维地震波衰减结构。通过综合分析反射剖面和折射方阵得到的结果,研究撞击坑的角砾透镜体、撞击熔岩、回落抛射物、后期充填物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组成,靶岩的物性及冲击破裂状况,撞击坑及环状构造三维形态。建立撞击坑的成因模型,推测罗圈里撞击坑原始形态、陨星的大小、撞击速度、抛射物的覆盖范围及对环境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基于DEM的月球撞击坑识别方法研究
火星壁垒撞击坑成因机制分析及数值模拟
星表撞击坑自动识别与分析共性技术研究
月球极区物质密度分布模型及撞击坑均衡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