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的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和调制,东亚地区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包含气温变化和季风强度变化两种主要信号。这样,了解该地区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如何对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作出响应,就成为从树轮、泥炭、湖泊沉积、石笋等高分辨率陆地地质档案重建季风变化的关键。由于同位素植物生理学方面的进展,对植物生命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模型已经建立,为这一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本项目试图通过测定长白山红松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因子,利用红松年轮春材、晚材纤维素氧/硝化纤维素氢同位素组成定量计算红松生长时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并与近150年来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近100年的中国东部气温变化相比较,利用单一谱分析等多种数学分析手段,建立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对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为东亚季风系统年到百年级尺度上的可变性研究作出基础创新性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全新世东亚季风变化及其降水同位素特征
树轮稳定同位素季节性变化与近代东亚季风活动的关系
东亚季风系统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研究
过去300年滇缅地区树轮氧同位素变化与西南季风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