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虫是农林、果树和花卉的重要害虫,虫体分泌蜡质,形成蜡壳,具保护功能,化学防治困难,生物防治又存在天敌昆虫跟踪滞后和种群波动的问题。本课题选择枣树和柿树上日本龟蜡蚧等3种蚧虫为代表,研究蚧虫、寄主和天敌之间化学信息素联系机理,为开辟人工强化的生物防治新途径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1)树木在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蚧虫密度危害下,被诱导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释放节律和对天敌昆虫的招引效应;(2)蚧虫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及其蜡泌物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及对天敌昆虫的招引效应;(3)试验筛选对化学信息素敏感的优势天敌种类;(4)试验确定化学信息素中引诱天敌昆虫活性高的组分,作为人工筛选模拟引诱材料的依据;(5)进行人工模拟引诱剂及缓释技术的前期试验,为实施人工强化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旨在林间定点释放,建立"化学篱笆",可将天敌昆虫引得来,留得住,使生物防治能及时高效,实现生物可持续控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草履蚧的化学信息对天敌昆虫红环瓢虫的引诱机制
利它信息素对杨圆蚧寄生天敌控制力影响的研究
生物防治重要天敌蒲螨科的分类与修订
日本松干蚧受病原真菌侵染的机理及生物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