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树木年代学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学科之一。本研究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浑河源区主要阔叶树种为样本,结合植物解剖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筛选该地区树木年代学研究的适宜树种和指标;量化优势树种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和干扰胁迫的响应,探测响应规律和机制,提出应对局地森林生态系统异常变化的预警机制和缓解原则。同时,建立该区域主要阔叶树种树木年轮资料基础数据库,增加研究密度,填补区域空白。
通过对浑河源区主要阔叶树种进行树木年轮取样,筛选出该地区树木年代学研究的适宜阔叶树种,研究了蒙古栎等主要阔叶树种径向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指示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和环境变化特征:其中,近200年蒙古栎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拐点和衰退现象,研究区蒙古栎从幼年至成年没有明显的生长变化,生长稳定;蒙古栎年轮宽度变化与区域森林气候生产力波动极显著相关 (P<0.01),其生长变化一定程度指示区域森林生产力变化;对主要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的径干进行解剖结构识别鉴定;设立沿海拔4km连续样带含20m×20m样地198块 (共计7.92ha),研究了浑河源区次生林的森林结构、树种组成、分布特点以及潜在生产力变化: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区乔木略高于灌木(1.19:1),乔木和灌木、乔木和藤本树木以及乔木和灌木+藤本树木存在简单线性相关;确定了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生长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发现研究区1957-2012年间森林气候生产力在7996.7-10092.4 kg/(hm2•a)之间波动,平均为8989.8 kg/( hm2•a),并以7.7kg/(hm2•a)的速率显著增加 (P<0.05),提出了应对局地森林生态系统异常变化的预警机制和缓解原则;以树木年轮宽度为指标,量化优势树种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和干扰胁迫的响应,探测了区域树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和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基于“敏感性-干扰度”的县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与防控分区
基于时间反演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研究
基于 PET 的湿热地区冬季树木对小气候影响的实测 研究
珠峰保护区高山森林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倒木研究
新疆天山北麓基于树木年轮气候重建的云杉种群生态学研究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主要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