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富矿开采过度,随着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上涨,贫杂难选资源急待开发。传统的浮选装置占地面积大、浮选作业流程长,消耗能量大,单槽作业浮选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柱式浮选研究的深入,柱式浮选克服了以上的缺点,并在煤矿、铁矿、铜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本课题基于新型规整填料柱式浮选提高中低品位胶磷矿富集效率的实验研究,根据胶磷矿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在药剂制度一定的情况下,建立柱内捕集区浮选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柱内捕集区浮选过程的分析,研究颗粒和气泡间相际接触行为,探索其内在的传质机理,并将浮选动力学与传质过程相关联。在此基础上,建立柱内捕集区回收率与扩散参数的关系,确立捕集区浮选体系的流体流动模型,为规整填料柱式浮选柱的工程放大及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磷矿资源储量的30%,且87%以上是中低品位磷矿。. 随着柱式浮选研究的深入,柱式浮选克服了常规浮选机选矿成本高的缺点,并在煤矿、铁矿、铜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课题开发了中低品位磷矿规整填料柱式浮选装置,完成了磷矿浮选柱内捕集区混合特性、充填浮选柱捕集区气含率、浮选动力学、正反浮选工艺及规整填料浮选柱的工程放大研究。. 建立了柱内固体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的方法,采用磷矿特征粒径颗粒作为示踪剂,对柱内固体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规整填料浮选柱内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操作参数、结构参数与流体流动混合参数进行了关联。. 采用气液两相体系,通过动态通气法测定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值。研究了表观气体流速和捕集区液面高径比等操作因素对规整填料浮选柱捕集区传质特性的影响。同时,获得了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与操作参数的关系。. 通过分析目的颗粒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的传递规律,认为浮选过程总的宏观速率RF受扩散传质速率的控制,推导了浮选动力学与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发现了浮选动力学常数与体积传质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采用液位上升法来测量规整填料浮选柱捕集区气含率,结合神经网络构建的BP算法,系统的研究了气体流量、起泡剂用量、床层的高径比等对规整填料浮选柱捕集区气含率的影响规律。以气体流量、起泡剂用量、床层的高径比三个因素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量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其相对误差小于±5%。. 建立了规整填料浮选柱浮选动力学的测试方法,采用矿浆在浮选柱和搅拌槽之间以一定的流速进行循环,模拟柱内捕集区气泡与矿浆的逆流接触,采用非线性最优化参数估计的方法,对一级浮选动力学等5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并对实验值和模型值的相对误差进行了分析。认为一级浮选动力学较适用于填料浮选柱,相对误差5.28%。. 针对中低品位磷矿规整填料柱式浮选,系统研究了正、反浮选工艺表观气体流速、表观洗水流速和捕集区高度与柱径比对所得磷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影响,认为正浮选柱内的操作在稍小的负偏流、反浮选操作在稍小的正偏流有利于提高磷矿选矿的浮选效率。. 根据规整填料浮选柱的混合特性、浮选动力学以及浮选结果,提出了浮选柱浮选的停留时间、速率常数、回收率和结构参数放大的设计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压电驱动微型精密夹持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石英-胶磷矿体系中浮选表面化学研究
微细粒嵌布赤铁矿-胶磷矿体系选择性絮凝浮选基础研究
醚多胺胶磷矿反浮选脱硅过稳定泡沫的形成与调控的基础研究
微细粒胶磷矿与白云石絮凝浮选分离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