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聚焦技术的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7104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刘冀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雅毅,王保强,姚振东,陆继庆,唐军,赵旭,陈卿,刘翠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聚焦磁场热休克蛋白经颅磁刺激
结项摘要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在神经和精神学科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已全面展开,但TMS技术本身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于应用研究,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设计全新的经颅磁刺激线圈阵列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对每个子线圈以独立的电流模块驱动,并对注入电流进行优化,使其在实现聚焦磁场的前提下,可形成多种聚焦模式。而后利用聚焦磁场的高选择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施行磁刺激。首次提出对磁刺激条件下的热休克蛋白表达与调控进行研究,探讨TM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寻求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本项目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磁聚焦技术运用于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工程模型和实践应用,对TMS磁激励系统本身进行了改进与应用拓展,并对人体缺氧应激应答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基本电磁原理,项目提出了一种低压小电流的TMS激励方法,该方法有希望变革TMS激励系统的基本构成。以优化算法对所提出的一系列三维空间磁激励阵列进行了全面改进和仿真,并新性提出了基于圆锥面线圈结构。项目运行始终紧贴工程实践,共完成对TMS激励样机四代更新,并研制出了一套具备两个自由度的高空间分辨率三维低频磁场测量系统,为磁聚焦系统提供了实际测量评估手段。同时,项目运行重视贴近工程实践与成果转换,其成果业已服务于经济建设,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迈进。项目共计产生10项专利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篇,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本项目完成了预期任务,运用磁聚焦技术为TMS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4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刘冀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聚焦度深度经颅磁刺激的研究

批准号:5110709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江涛
学科分类:E07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磁声电效应的经颅聚焦刺激方法研究

批准号:5187706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帅
学科分类:E07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技术的个体化意识损伤度量方法研究

批准号:6190115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白洋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磁声耦合效应的矢量性经颅聚焦电刺激方法研究

批准号:8160163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晓青
学科分类:H2813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