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景谷盆地新生代构造旋转的古地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405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李仕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蕗,刘素贞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景谷盆地古地磁
结项摘要

The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pattern of the Indochina block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Cenozoic provides meaningful constraints on the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plateau. Many previous paleomagnetic studies suggested that, with respect to the stable Eurasia, the Indochina block experienced large-scale clockwise rotation and southward displacement. However, most of these researches are concentrated in late Mesozoic. The lack of Cenozoic paleomagnetic study prevents us from better understanding how the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rotation and southward displacement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the activity of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fault. The well outcrop of Cenozoic rocks in Jinggu basin provides the best archive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undertake a detailed paleomagnetic study on Cenozoic rocks of the Jinggu basin in the Indochian block to construct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tectonic rotation and south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Indochina block.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Cenozo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have great implications to the geodynamics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印支地块的构造旋转和运移方式对理解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人大量的古地磁研究显示, 相对稳定的欧亚大陆, 印支地块在新生代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旋转和南向滑移. 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中生代, 缺乏系统的新生代古地磁研究. 印支地块新生代的构造旋转和南向逃逸随时空的分布及其与哀牢山-红河断裂走滑之间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 位于印支地块中部的景谷盆地, 新生代地层发育良好, 完整地记录了印支地块新生代构造旋转和纬向运动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印支地块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 本项目拟通过对景谷盆地新生代地层系统的古地磁研究, 反映印支地块新生代以来构造旋转和纬向运动随时间的分布规律.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探讨印支地块构造旋转和纬向运动与区域断裂活动的耦合关系. 研究结果将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并对整个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约束.

项目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缘印支地块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旋转和运移方式对理解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人大量的古地磁研究显示, 相对稳定的欧亚大陆, 印支地块在新生代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旋转和南向滑移. 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中生代, 缺乏系统的新生代古地磁研究,而且不同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印支地块新生代的构造旋转和南向逃逸随时空的分布及其与哀牢山-红河断裂走滑之间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本项目首先对印支地块中部景谷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识别出一期渐新世的重磁化事件,在此基础上对印支地块及其周缘块体的古地磁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利用Gplates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过程。提出印支地块新生代并不是一个刚性块体,但可以近似划分为几个小的刚性地体,不同地体的构造旋转量不同,印支地块沿哀牢山-红河断裂的走滑位移量在西北端为~600公里,但仅有~250公里的位移量转移到东南段,剩余~350公里被印支地块西北部差异性的走滑断裂和挤压所吸收。这一结果首次实现了古地磁和地质证据的完美统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3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DOI:
发表时间:2021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李仕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帕米尔东北缘-西南天山南缘新生代构造旋转时空变化古地磁研究

批准号:412021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栋梁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构造与气候演化

批准号:4004200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王小凤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的古地磁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构造旋转的制约

批准号:4180221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叶小舟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阿尔金断裂东侧构造弧新生代构造旋转的古地磁证据及其对阿尔金断裂活动的限定

批准号:4127218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颜茂都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