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中活跃的组分,尽管只占土壤全碳的较小部分,但反映着土壤微小、短期的变化,成为指示土壤有机碳和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其生态学意义受到国际土壤和生态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使之成为国际土壤、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的相关研究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较多,但很少有针对温带沙漠人工植被建设促进生态恢复过程中变化的研究报道。而该方面的研究对于合理评价沙区生态环境的重建工作以及土壤固碳潜力、土壤质量和生物化学肥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目以我国温带沙漠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生态学调查、土壤学和实验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固沙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固沙植被演变的响应机理和指示意义,为干旱沙漠地区土壤碳循环的合理调控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茶园土壤磁性特征及其对有机碳变化的指示意义研究
干旱沙区固沙灌木衰退的年龄效应研究
干旱沙区固沙灌木对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黄土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根系对深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