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疏水性多孔金属表面固定核化中心、调控沸腾形态强化相变传热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7606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陈宏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亚松,刘欢,谢剑,安宾,邢峰,王子炫,王野
关键词:
核沸腾多孔结构亲疏水性固定核化中心
结项摘要

Heat enhanc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of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 nuclear reaction and turbine. Exchange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an improve the boiling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and decrease the degree of superheat. While, porous metal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a large contact area, high nuclear sites density, a big capillary force which characters can be used to boiling enhancement. In this propose, porous metal was prepared by sintering metal particles coupled with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treatment to control boiling bubble size, departure frequency and the location of nuclear sites.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 and mechanical simulation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cus 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wettability of porous metal between boiling performance is built. This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 materials, heat transfer and physics - where absolutely a significant principle on efficient and safe boiling exchanger will be build.

强化传热是传热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工业生产中一些微型紧凑热交换器,核反应器,燃气涡轮等高热量部件,沸腾相变过程是其常见换热方式。优化沸腾表面结构,可显著提高核态沸腾传热效率并减小对应的沸腾过热度。而近年来火爆的多孔表面不仅可以提高与液体接触表面积,还由于表面密集核化中心可以产生蒸汽空穴,微小孔隙能够提供较大的毛细作用力促进液体及时补充,从而影响沸腾流型。本文提出利用颗粒烧结多孔结构结合局部亲疏水性改性,固定核化中心、调控沸腾流型,降低气泡脱落直径,加快气泡脱落频率;从而调控核沸腾流型,强化其传热效率。结合实验和Boltzmann模拟计算结果,建立多孔结构以及多孔内部亲疏水性与沸腾气泡尺寸、脱落频率以及传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拟合无因次方程,完善沸腾传热模型。本项目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将新型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引入沸腾传热过程,既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并为新一代高效、安全沸腾传热表面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沸腾换热的物理过程,提出利用微结构耦合浸润性共同调控核态沸腾的成核位置、成核密度、沸腾气泡的脱离直径、脱离频率,甚至在沸腾气泡脱离后利用微结构的毛细力影响附近液相流场,实现调控相界面运动、强化沸腾相变换热的目的。项目首先制备不同浸润性能的复杂多孔微结构表面,考察了超亲水、超疏水以及局部亲疏水性对气液界面的调控性能;并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微结构对沸腾动力学过程及特征参数的调控及强化规律;设计并对比了局部浸润性、梯度浸润性以及突变浸润性微结构表面的强化效果,结果证明微结构顶部亲水耦合侧壁梯度亲水表面强化效果最佳,而人为突变浸润性的应用前景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项目结合冷态可视化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传热实验研究几个方面,全面获得了微结构、浸润性对沸腾过程的调控规律,丰富了两相流学科及微结构强化传热领域的基础数据和规律,为高效相变传热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新强化手段,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本项目的进行,授权5项发明专利,通过实审阶段发明专利2项;发表21篇国内外学术论文,其中5篇SCI,9篇被EI检索,6篇会议论文;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专著1本;培养6名研究生,2名顺利毕业,2名即将毕业,2名在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0

陈宏霞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10605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梯度结构微纳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性能及强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7622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莫冬传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人工核化条件下引导微通道沸腾流型转换和强化传热的协同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0616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董志强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金属纤维-粉末烧结复合双峰多孔材料制备及其强化沸腾传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5120113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朱纪磊
学科分类:E01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有机工质管内相分布调控强化沸腾传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5190623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曹泷
学科分类:E06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