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选取黑热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代表株的基础上,尤其是我国三种疫区的代表株,PCR扩增kDNA COⅡ、cyt b基因和核DNA ITS1-5.8S-ITS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基因,综合运用多种系统发育构建方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论)对利什曼原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提出其自然分类系统奠定基础;运用分子钟假说,估算株群分歧时间,结合地理分布和地质事件,探讨利什曼原虫的临床病症、地理分布和分类之间的联系;并联合运用谱系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阐述我国利什曼原虫的物种形成和演化模式。这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研究结果将促进利什曼原虫物种分化与系统进化的研究。此外,鉴于利什曼原虫的快速种株鉴定和黑热病的早期诊断对黑热病的防治极为重要,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也将为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拉应力下碳纳米管增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利什曼原虫入侵巨噬细胞机理的研究
我国不同黑热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致病差异分子基础的研究
中国利什曼原虫种群结构与遗传分化研究
利什曼原虫CD1 遗传信息分析及载体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