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606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张燕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俊德,姚冬静,杨斌,凌娟,胡友木,陈蕾,潘虎
关键词:
珊瑚礁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分子生态学技术细菌群落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珊瑚礁衰退的微生物机制。通过珊瑚礁衰退过程中共附生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掌握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演变特点,并确定在这一过程中起指示作用的关键菌,通过对关键菌的定量PCR分析,掌握珊瑚衰退过程中关键菌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野外现场追踪调查和实验室环境因子控制模拟实验相结合,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珊瑚礁衰退过程中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项目的研究可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采用PCR-RFLP、PCR-DGGE和454高通量等分子生态学方法对采自三亚湾不同人类活动程度区域的珊瑚样品进行共附生细菌群落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珊瑚组织、粘液和周围海水中共附生细菌群落明显不同,珊瑚组织共附生细菌多样性最高,其次为珊瑚周围海水,珊瑚粘液中共附生细菌较单一。采自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高区域的珊瑚样品组织和粘液中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较低,其细菌种类也较单一。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在属的水平按照珊瑚形态分成两大分支,绝大部分枝状珊瑚聚类在一个分支中,而块状珊瑚聚在一个分支中。根据细菌类群不同将所有样品进行PCA分析,结果显示根据细菌类群差异可以将所有样品分成两大类,一个类群中所有样品都采自三亚鹿回头海域,另一类群中采自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说明地点差异对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影响要大于季节和珊瑚的种类。本项目研究为深入研究珊瑚共附生微生物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基础,为珊瑚礁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张燕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珊瑚共附生固氮微生物对珊瑚白化的响应

批准号:4127611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燕英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三亚鹿回头岸礁区澄黄滨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群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研究

批准号:4110613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洁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热胁迫下珊瑚组织中细菌群落的变化及其对珊瑚热耐受的作用

批准号:4167615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洁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珊瑚“全功能体”理论的涠洲岛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 优势共附生细菌纯培养研究

批准号:4186600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广华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