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在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5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柳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瑛,付勤,傅永慧,王广斌,温昱,李希,于云祥,王大鹏,袁野
关键词:
MSCs肾上腺素脊髓损伤交感神经骨质疏松
结项摘要

脊髓损伤继发性骨质疏松病理表现特殊,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近年来倍受关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尚不可知。本课题拟就交感神经系统在脊髓损伤继发性骨质疏松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交感神经纤维在脊髓损伤后骨组织内分布的改变,骨量、脂肪含量和骨结构的变化;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骨组织微环境中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Cbfα1、PPARγ2的表达水平,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偶联的关键因子RANKL/RANK/OPG的表达水平;在体外观察肾上腺素对MSCs生物学行为、成骨/成脂分化方向、成骨/破骨偶联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应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期望通过本实验深入研究脊髓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成骨和成脂的分子水平偶联,并为骨质疏松的防治开辟新思路。

项目摘要

脊髓损伤继发性骨质疏松病理表现特殊,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近年来倍受关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尚不可知。本课题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脊髓损伤后骨组织微环境中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Cbfα1、PPARγ2的表达水平,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偶联的关键因子RANKL/RANK/OPG的表达水平;在体外观察神经递质P物质对MSCs生物学行为、成骨/成脂分化方向、成骨/破骨偶联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应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作用。通过本实验的深入研究,明确了脊髓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分子水平偶联,为骨质疏松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2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4
3

考虑损伤影响的混凝土层裂试验与数值模拟

考虑损伤影响的混凝土层裂试验与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DOI:10.3760/cma.j.cn121430-20210823-01260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JKSimBlast的露天矿爆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基于JKSimBlast的露天矿爆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DOI:10.3963/j.issn.1001-487x.2022.03.014
发表时间:2022

柳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P物质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批准号:8100077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跃辉
学科分类:H06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Irisi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14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许良智
学科分类:H04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质蛋白Periosti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

批准号:8160189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闫军
学科分类:H060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miR-214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298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宏秀
学科分类:H30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