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伊利粘土矿床是由中生代凝灰岩表生淋蚀形成之产物。伊昨石具有与蒙脱石相同结晶骨架和晶体化学成分,唯一差别是层间域中的阳离子类型和数量。不同的层间离子可以改变矿物单位晶层的厚度,当以K(+)占据优势时,则呈现伊利石结构特征,当以Ca(+1)Mg(+1)或者说Na(+)占据优势时则呈现蒙脱石特征,当K(+)----Ca(+1)Mg(+1)Na(+)都存在时,往往出现混层矿物。试验证明层间离子是可交换的,离子的析出率有很大差异,Ca(+1)Mg(+)Na(+)阴显大于K(+)。当蒙脱石层间Ca(+1)Mg(+1)Na(+)等被完全析出,它可转化成伊利石,这一结果对于地质温度计的探讨有着矿物学依据的理论意义。利用伊利石粘土资源研制成功分子筛---钾盐——活性白土系列新材料,在国际上是一项创举,开拓资源新用途,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华北南缘早前寒武纪赵案庄铁矿床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硒化物型银矿床中银硒化物实验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研究
冲绳海槽--西菲律宾海盆粘土矿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华南银多金属矿床中含锰矿物的成因及找矿矿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