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储能二次电池一体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770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肖立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明骁,邢星,马圣博,郑灵灵,马英壮
关键词:
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一体化储能
结项摘要

太阳能电池受气候及日夜更替的影响,不能全天候产生电流,因此需要搭配二次电池作为储能设施,例如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但结构复杂,不便使用,体积大,成本高。本课题计划利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池结构特点,设计一种新型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合二为一,既能够吸收光能并转换为电能,同时还可以依靠自身进行储能(充电)。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可以给外电路继续供电(放电)。本项目克服了将光伏电池与储能电池两种体系进行匹配的复杂设计,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简化了结构,使用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故本项目的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为了将光伏电池与二次电池结合一体化,项目主要研究1)光伏电池系统,其中涉及有机光伏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及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研究其中的光电转换机理,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最高达到16.5%;2)氧化还原反应(充放电)体系,实际上就是二次电池的正电极过程,通过研究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噻吩衍生物及有机二硫化物及其导电聚合物掺杂的体系的氧化还原过程,既可以作为光伏电池的空穴传输体系又可以承担二次电池的正电极(阳极);3)光伏电池与充放电体系的集成。具体采用FTO或者ITO作为透明电极,纳米TiO2作为光阳极,采用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小分子二硫化物等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与光阴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5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集光伏准并网的混合电池储能拓扑优化及其稳定运行理论研究

批准号:515770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胡雪峰
学科分类:E07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退役锂电池储能的协同规划与运行控制研究

批准号:5180701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永熙
学科分类:E07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构筑的光伏储能器件

批准号:218750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亚峰
学科分类:B090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带储能的混合级联型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5070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熊兰
学科分类:E07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