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挠曲电效应的环境振动能量收集微纳米复合阵列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052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汪小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涛,蒋锐,王大朋,赵群,李冰,于树林,刘建强,岳翠萍
关键词:
复合压电纤维能量收集挠曲电效应微纳米阵列
结项摘要

环境振动能量收集为迅速发展的低能耗电子产品提供了长期无更换的能量供给,且不存在环境污染和废物排放的问题。目前常规压电式能量收集的转换效率较低,对环境振动方向敏感。微尺度下挠曲电效应使压电转换效率提高,但复合多层介质机理及与压电效应耦合等问题尚待研究。本项目拟开展基于挠曲电效应的微纳米三层同轴圆柱复合压电纤维阵列化研究,包括微尺度环状梯度功能材料的挠曲电效应;电极-压电-电极同轴圆柱状微米复合纤维的结构设计及其机电特性研究;复合纤维阵列动态特性的一致性研究;微纳米结合的三层复合结构的工艺研究;最终研制出收集环境振动能量的微纳米复合纤维阵列。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揭示微尺度下环状梯度功能结构的挠曲电效应机电转换机理,研制含导电芯的复合纤维阵列,改善纤维的机械特性,提高环境振动能量收集效率。本项目的研究为低能耗电子产品提供长期无更换的能源奠定理论与应用基础。

项目摘要

环境振动能量收集为迅速发展的低能耗电子产品提供了长期无更换的能量供给。目前常规压电式能量收集的转换效率较低,对环境振动方向敏感。本项目研究了纳米尺度下的挠曲电效应和微纳米阵列的优化设计和集成,提高了等效压电转换效率。本项目从理论分析和工艺两方面研究了基于挠曲电效应的微纳米三层同轴圆柱复合压电纤维阵列化和转换电路,具体内容包括微尺度环状梯度功能材料的挠曲电效应;电极-压电-电极同轴圆柱状微米复合纤维的结构设计及其机电特性研究;复合纤维阵列动态特性的一致性研究;微纳米结合的三层复合结构的工艺研究;微纳米压电阵列与电容的集成研究以及转换电路的效率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了等效转换系数和材料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优化了单根纤维的结构设计,集成化了压电阵列、电容和转换电路,优化设计了并联同步切换转换电路,提高了转换效率。研究结果为低能耗电子产品提供长期无更换的能源奠定理论与应用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汪小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收集及阵列研究

批准号:5127217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同青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挠曲电效应的微纳米软作动器力电耦合特性与调控方法研究

批准号:1170215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黄斌
学科分类:A08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挠曲电效应的DNA-微梁变形机理分析

批准号:1160203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谭邹卿
学科分类:A08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环境适应型压电-电磁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关键基础研究

批准号:5130518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祥建
学科分类:E05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